奥运冠军栾菊杰来扬分享人生:吃过常人难以承受的苦 才会收获常人不能体会的乐

2018年11月05日 14:26:03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热心观众向栾菊杰赠书法作品表达敬意

  昨天下午,奥运会击剑冠军栾菊杰作客扬图讲堂,主讲体育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1984年,栾菊杰斩获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女子个人花剑比赛冠军,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击剑冠军的亚洲人,同时也是江苏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讲座上,栾菊杰回眸自己的运动生涯,畅谈人生与生活,并代表埃德蒙顿俱乐部与扬州宋城国际击剑俱乐部签约,进行深度合作。本报今特辑录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自称是社会大学毕业

  从事击剑运动超过45年

  我是社会大学毕业的,江苏击剑队恢复后第一批运动员。当时,一、三、五是全天训练,二、四半天训练,还有半天是上文化课。星期天是全天,有时是半天训练。我从事击剑运动已经超过45年。1976年进入江苏队,到1988年离开,呆了13年。

  那时,人们对运动员的评价一度认为“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作为一名运动员,有勇还要有谋,两者相遇才能勇者胜。击剑运动是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如果头脑简单,上去打比赛肯定是不行的。我练过田径,打过羽毛球,击剑既要求速度快,还要有耐力。

  我有三个孩子,有人说,孩子你要管着养,我的观点是要放养。每个家长望子成龙,让孩子学这学那,最终很多什么都学不好。不要把孩子管得太紧。我在国外,中国家长把孩子送过来了,后面好像有一根鞭子在抽着,外国人送过来啥都不管。两三年之后,你会发现外国小孩除了学习,在运动和其他方面也很好。因为他们思路开阔,情商高,智商也高。

  我到了国外,起初想着将来孩子读硕士、博士。可当孩子出生后,想法不一样了。你越是逼得太紧,他越往相反的方向。我的三个孩子,别人都觉得我教育得很好,都很阳光。他们就是在我击剑场地长大的,他们在那该干嘛干嘛。对于读书,我跟他们说了:“你们学的东西,我不认得;学不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体育在国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身体好,是最好的。

  疲劳过度尿血患肾炎

  吃十年中药打了十年针

  我是江苏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1978年,我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当时,国内乃至国际上,击剑还没有普及,我们用的是国产最普通的器材。比赛激烈,剑会断。由于惯性,对方的剑从我的肩膀扎穿了,当时并不知道,因为剑拔得很快。

  肌肉翻出来了,血也流出来了。按照比赛规则,受伤可以有10分钟休息的时间,可我不愿意脱掉剑服,这是86年来第一个亚洲人站上决赛的舞台。我坚持把比赛打下去,我跟后来的冠军胜场一样多,但由于器材不过关扣分,我得了第二名,大赛颁发了“献给最勇敢的人”特别奖,这也打破了欧洲人的垄断地位。比赛后,我被送到医院,眼泪水哗地就流了。回国后,全国号召要向栾菊杰学习,我当时想这就是我的工作,并定下目标:要拿世界冠军。

  因为手臂拿不起剑,我就练腿,因为疲劳过度,开始尿血,我仍在坚持,从急性肾炎转成慢性肾炎。1979年,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电影《剑魂》,当时要我停下来拍电影,我不肯。1978年到1988年,我吃了整整十年的中药,打了十年的针,但是没耽误一天训练。

  我付出的,是正常人做不到的。从肾炎,到肾下垂……最后全身出血点,但我还是坚持训练。我当时想,我坐着也是死,练了也是死,练了可能死得更舒服一点。现在,反而练好了。因为练的时候,态度是积极的,心态很乐观,有目标。这么多年,我在江苏队、国家队,没有休息过一天。要想成功,只有靠付出。

  1984年,我拿到了奥运会的冠军。

  感谢教练选择了我

  80岁也会坚持去打比赛

  我退役后,想多学一门语言,帮助中国击剑在世界剑坛上有一席之地。我到了加拿大,学校给了我最高的荣誉奖学金,但我真的不会英文。你让我到大学里读书,听不懂,还不如到外面跑20圈。现在,我教学也是用英文,我是上社会大学学会的。

  医生本来说,我不能生孩子。1991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医生说这个孩子没救了,让我放弃,我和老公抱在一起哭。孩子一出生就送到别的医院去了。我是剖腹生的孩子,没过几天,我就去教课了。上午到医院看孩子,下午去教课,晚上回医院看孩子。我的孩子在医院呆了28天,终于把生命捡回来了。10个月大第一次做心脏手术,1995年做了第二次心脏手术,医生说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危险,而且每过6到8年必须再做。从1995年到现在,我女儿已经23年没做心脏手术了。不到两岁就安装了起搏器,我指导她每天击剑,跳绳,现在她已经习惯了。

  遇到问题的时候,看你怎么对它。因为体育,我变得非常勇敢。无论走到哪里,也不怕。退役20年后,50岁的我又打了奥运会,还参加了老年人世界锦标赛,拿了一个世界冠军。今年60岁,我又打了大赛,报了三个剑种,拿了一个冠军,一个亚军,一个前八名。

  感谢我的教练选择了我,让我从事体育。70岁我还要去打,80岁也一直打下去。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