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秋收工作全面铺开,丰收丰产喜讯捷报频传。随着一系列优质粳稻品种在常州选育成功,“高质优产”也为这个丰收季打造出了亮点新标杆。

在金坛区朱林镇,数台农机正驰骋在百亩黄金稻浪中,将水稻脱粒成米。农户戴祥华今年首次将800亩农田都种上了“宁粳8号”、“软香玉”等新品种,新米虽然还没有完全进仓,但凭着新品种口感好、单产高的美誉度,合作商已经纷至沓来。
金坛区朱林镇农户戴祥华告诉记者:“市场上是比较青睐适口性比较好的,相对来说,新型米要比市场价高个10%-15%。”

近年来,常州农业部门不断着力推动水稻优新品种的自主研发与选育,并以此为基准,层层嵌套机插育秧、稻肥轮作、生态种养等绿色+智慧双效手段,水稻种植水平迅速提档升级。
常州市金坛区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季忠介绍说,南粳3908和宁粳8号今年在本地区的表现还是很好的,无论是从产量还是从后期出相表现来看,都明显优于南粳5055。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常州优质食味稻米占比44.4%,同比去年增长16.7%,品种主要集中为南粳5055,宁粳8号、南粳9108、南粳46等。与此同时,常州还在积极推动农业科研、农技教学,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在优良食味品种和绿色生态技术上不断求得突破。同时,通过构建企业+基地+品牌的产业链开发新模式,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基础设施好、技术能力强、产业化程度高的绿色稻米产业,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常州新闻 编辑/李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