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亭,笔名姑苏一叶、夏草,苏州人。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姑苏一叶》《吴中秋叶》,《江南采叶》《阿兴其人》等著作。作品曾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剧一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在船上摸爬滚打16年
那时的梦想就是做名记者
“1973年,我高中结业。什么是结业?就是高中课程学了一半便结束了。”那时候,叶正亭进入了一家航运公司,一干就是16年,期间,他受尽冷嘲热讽,但他心里总有一个梦:做一名记者。
他在《船夫的梦想》里写过:“我记着张老师的话,每被报纸、电台录用一篇稿件,便是给新闻单位写了一份申请书。”写啊写啊,有一年叶正亭被新闻单位录用了300篇稿件。那一刻他就断定,自己不能被囿于这艘船、这家航运公司中。所以他开始不断学习,大专、本科、研究生,1989年开启了他的人生转折,他的梦想成真了。虽说他没成为一名记者,但他却成为了新闻工作者中的佼佼者,做了电视台台长,成为了一名作家。
人一定要不忘初心
苏州成为了他心里的深井
2008年,叶正亭进入苏州地方志办公室,编写了《苏州市志》。也因此,苏州成为了他心底的那口井,他坚持初心,慢慢开挖。
他说:“无论我在什么位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都一直知道,我是一名作者。”于是《苏州诱惑》——讲述到苏州游玩的100个必看之地的书应运而生。之后他出版的《寻味苏州》、《吃在苏州》、《味道苏州》,组成了“叶正亭的美食三部曲”。他用自己的一支笔,写出苏州草根美食、街巷美食独一无二的故事。
谈及苏式慢生活,他继续说道:“古代慢生活叫作‘士大夫生活’,这个‘慢’字并非节奏变慢,而是我们苏州人懂得享受,追求生活质量。这种慢生活,是一种文化的生活,诗意的生活。”
1个院子、8个故事
勾勒出40年的“雅居梦”
谈起苏州文人的生活,园林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一座座私家花园里藏着多少文人墨客隐居苏州的风雅趣事。作为现代文人,叶正亭家中同样有一座园林。
叶正亭从16岁开始就种了几十盆菊花和十几个品种的月季,那会儿他就在憧憬,将来有没有可能自己造个园林呢?梦想在2008年买新家时赠送的那块70平米的院子里生根发芽。
与其他造园家的园林相比,叶正亭家的园子规模并不大,如何才能造出特色呢?“小园要用故事撑!”一位苏州园林史专家说的这句话对叶先生起到了醍醐灌顶的启发作用。
在叶正亭的精心构思下,园中的池、花、木、亭都变成了有故事的生命体。他在园子一角种了七棵金镶玉竹,体现出文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尚节操。
在诗意的苏州,苏州人的生活到底是闲适的还是忙碌的?
对此,叶正亭是这样看的:“很多人都觉得苏州人生活悠闲,每天过得都风花雪月,但其实,风花雪月的背后,我们都在暗自用工。苏州古代为什么能出那么多状元、宰相?因为苏州人爱读书;苏州为什么能出那么多书法家、画家?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写啊画啊,在不停地提升技能。很多苏州人都在练毛笔字,包括我自己每天都会练毛笔字。我们练字并非要成为书法家,而是我们知道要想提高生活品位需要有一手好字作为基础——这就是苏州人,我们都在认真地、有要求地生活着。”
(来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