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83岁手艺人:做二胡是一辈子的事

2018年10月20日 15:25:18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下二胡看苏州

  二胡,又名“胡琴”,始于唐朝,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二胡,被誉为中国“乐器皇后”,音色悠扬婉转,如古典东方美人。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位优秀的二胡演奏家难得,一把精良的二胡更难得。

  天下二胡看苏州。在苏州就有这么一位制作二胡的传统手艺人——封明君,83岁的他,从十几岁开始做琴至今已逾70载,从他手里诞生的二胡少说也有几千把。

  1947年,12岁的封明君就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家里穷,没办法,我当时是去吴趋坊的作坊里学艺。”封明君回忆说。虽然家境不好,但幸运的是,封明君拜的师傅正是二胡制作大师吕伟康。旧时学艺是学三年帮三年,每年农忙的时候,更要停掉不少时间。尽管真正学艺的时间不算多,但封明君很用心,手艺也长进得很快。

  1954年,公私合营后,封明君随师傅进入苏州乐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进了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随着封明君的技艺不断提升,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20多岁的封明君的二胡制作技艺在国内已有了名气。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封明君还赴新加坡进行民族乐器制作表演,成为中国到国外进行民族乐器制作表演第一人。

  做二胡有上百道工序

  这大半辈子,封明君做了上千把二胡,他做的音色极好,很多慕名而来的购琴者和调琴者不少,为此他总结了八个字:选材、工艺、造型、手感。

  尽管并不会演奏二胡,但在封明君看来,二胡是有生命力、有灵性的东西,只要用心,制作一把上好的二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封明君介绍,二胡制作要经历上百道工序,选材、工艺加工、造型、蒙皮等各个环节都十分讲究。特别是蒙皮环节,决定二胡的音色等关键,蟒皮的厚薄、胶水使用的多少等等,都会对发音造成很大影响。此外,由于受南北地域、气候环境的影响,会让二胡音色发生一定变化。而苏式二胡,以音色甜美,南北“通吃”而著称。 

  整套工艺,不经过十年左右的磨炼,很难掌握,真正能成“大师”的更是凤毛麟角。封明君带的6个徒弟,最年长的56岁,最年轻37岁,学艺时间最短的也有18年了。

  奉献一生的二胡事业

  过去老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许多人就真的钻在一个手艺里面一辈子。封明君是特立独行的。他喜欢钻研新东西,不断进行改良和革新。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封明君的一把二胡送到北京比赛,以出色的音质拿到了第一名。轻工部把他的琴拿去,从头到脚全“解剖”了,终于在琴筒里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琴筒里出现了两道以前从未有过的凹槽。原来他借鉴了音乐厅墙面的设计,通过这两处凹槽,制造了声音的反射,以提高音量和音质。在后来轻工部制定的二胡制作标准中,就运用了苏州的这一设计。

  如今年岁大了以后,视力不比从前,封明君已经很少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却总是习惯呆在厂里。他隔三差五都要到车间里看看,给徒弟们挑挑刺,指导一下。 

  他说:“等我眼睛一闭,那就管不了。在此之前,我还是放不下这个手艺和这个厂。” 

  (来源/“二更更苏州”官方微信号、苏州日报、苏州广播电视报、引力播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