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汾湖高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2018年09月19日 09:30:26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黄金腹地,是“临沪”经济圈中最具地理优势的地区;位于上海半小时经济圈,直接接受上海经济发展辐射……搜索百度百科,它用如上表述形容吴江汾湖高新区与上海的“亲密”距离。

  作为苏州城区接轨上海的第一门户,无论是“苏州桥头堡、虹桥副中心”的发展定位,还是“全面接轨、融入上海”具体表达,无不凸显着汾湖未来发展的战略首位度。

  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通苏嘉甬、沪苏湖两条高铁将在汾湖十字交汇,又将为这里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建设上海卫星城、打造生态科技城、谋划现代高铁城,在新一轮发展“大考”中,汾湖人用全新的“三城”定位,当好“出题人”,更做好“答题人”,开启汾湖二次创业新征程。汾湖坚信,无论过往还是将来,“融入上海”这部大戏会一直精彩下去。

  关键词 上海卫星城

  瞄准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列入工作清单在“小三角”先行先试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按下快进键。

  今年8月15日,环淀山湖战略协同联席会在上海青浦召开,吴江区副区长吴琦代表吴江与青浦、昆山、嘉善联合签署《发展合作备忘录》,并明确了对接事项清单,44个具体事项包括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旅游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落地并迈向纵深。类似这样的会议,吴琦今年已参加多次。除了吴江区副区长,他还有一个身份——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除了着眼吴江,他更聚焦汾湖,这个紧邻青浦、与上海陆路接壤的创新湖区、文旅小镇。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汾湖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连、文化相通。这些“先天”优势曾让汾湖“吸粉”无数,但汾湖“后天”的努力更让人称道——在他们看来,长三角一体化是新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有准备、敢突破,才能抢得发展先机。

  目标明确,突破点首先锁定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尤其对吴江、青浦和嘉善来说,三地间的构成相当于长三角里的“小三角”,在老百姓更为关心的交通、医疗和教育领域,力争将更多项目列入长三角工作清单,先行先试。

  去年12月底,汾湖主动出击,率先开通直达青浦的专线班车。当地百姓只需花原来一半的时间,就能往返两地,并无缝对接上海地铁17号线,拉近与上海的距离。

  接下来,汾湖将引进高端民办学校,以公办为基础、民办为补充,配置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上海知名医院开展深层次医联体合作,邀请上海专家双休日门诊,进一步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同城旅游休闲年卡、公交联网IC卡……“看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首先看公共服务水平。”吴琦说,汾湖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才能更加凸显城市吸引力。汾湖希望,上海的高端人才不仅仅只是来买一套房,而是真正能够在这里安家落户、工作生活。只有这样的产城融合才有生命力,与上海的“同城效应”才会越来越强,汾湖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上海卫星城。

  关键词 生态科技城

  主攻新型半导体和高端智能制造,为“高”“新”发展构建产业生态

  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

  对于汾湖而言,这棵“大树”是上海,这株“碧螺春”就是自己。如何在“临沪”经济圈中,让一抹“碧螺香”撩动上海人的心弦?汾湖的答案很明确——借势上海,错位发展。

  这是汾湖作为省级高新区深谋远虑的战略思考,也是在长三角版图上强势崛起的重要秘诀。尤其是依托生态、区位优势,把新型半导体和高端智能制造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让汾湖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对现有产业的提档升级、新旧更替。

  “当前,随着上海的‘减量化’发展,部分制造业的外迁已是大势所趋。”吴琦说,这不仅是汾湖必须抢抓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更是着眼长远、优化产业结构的深度选择。

  例如,瞄准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重点在新型半导体芯片设计、设备和材料领域做好深度“文章”;瞄准上海强大的汽车制造业和航空工业,发挥自身机械加工的产业链优势,吸纳相关配套企业,更好地承接上海“溢出”的高端制造业。

  “‘筑巢引凤’,政策固然重要,但从一个地区的长远竞争力看来,综合的配套服务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才是吸引高新产业和国际大公司关注的重中之重。”吴琦说,汾湖提出建设生态科技城,在先期打通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公共服务,在加快与上海实现“同城效应”的基础上,致力于为“高”“新”城市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并努力提升在行政审批、服务效率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才落户、企业进驻提供更优质便利的环境。

  “与上海既配套协作又错位发展,汾湖有着与生俱来的资源和潜力。”在汾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伟江看来,这种资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区位上的,汾湖接壤上海,与上海可说是无缝对接;二是生态上的,汾湖湖泊星罗棋布,拥有省保湖泊23个,水面面积占比近40%,绿化覆盖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50多万平方米。独有的区位和生态优势让汾湖在“临沪”经济圈中成为一只真正的“潜力股”,成为未来发展的最大“王牌”。

  关键词 现代高铁城

  中心城区“西进北拓”,盘活存量为城市有机更新创造条件

  一座新城,催生一个梦想。尤其是高铁带来的高铁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今,随着通苏嘉甬、沪苏湖两条高铁规划建设并在汾湖境内十字交会,必将推动汾湖的城市形态发生重大变化,顺势崛起的高铁新城,也将推动汾湖中心城区“西进北拓”,以高质量的产业研发中心和国际商务中心提速汾湖“二次崛起”。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所谓“西进”,就是实现汾湖中心城区与汾湖高铁新城的有机连接,把三白荡变成金鸡湖一样的内湖,城市发展沿三白荡布局;“北拓”则是对原有撤并镇莘塔、北厍等老镇区的腾笼换凤,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

  将来,汾湖高铁“十字共站”建成后,汾湖与虹桥之间的时间距离将缩短到20分钟。当高铁变成地铁,势必更能吸引上海的优质研发资源和高端商务资源落户汾湖——在汾湖,比在上海更省时省力,而且环境更好、成本更低。

  吴琦说,他们已围绕“三城”定位,启动汾湖高新区(黎里镇)的总规修编工作,并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北厍的标识标牌、莘塔的小轧钢、金家坝的彩钢板。’这三个撤并镇,外来人口多、环境质量差,表面上是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产业的问题。未来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再靠大量增量资源,唯有眼睛向内、盘活存量,提升现有资源产出效率,才能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今年以来,汾湖以亩均税收、工业企业资源要素差别化管理为抓手,强势推进“263”“散乱污”“331”“三治”等专项行动,倒逼低端产业转型升级,拆除违章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为城市有机更新创造了条件。

  “对存量资源动手,涉及到资源的重新分配,利益的重新调整,必定是个痛苦的过程。”吴琦认为,既然认定了这条路,那么就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汾湖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立足长远发展。

  同时,更好地研究上海的发展战略,以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多提融入想法、多出共享题目、多做有益探索,围绕建设上海卫星城、打造生态科技城、谋划现代高铁城的“三城”定位,二次创业的汾湖必将厚积薄发,迎来质的飞跃。
     (来源:苏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