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与养育巷相接的小巷子住过杨绛的姑母,还有一个预约才能进入的私家园林

2018年08月30日 18:55:07 | 来源:情调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对于很多人来说,庙堂巷是一条比较陌生的街巷。虽然庙堂街东头与养育巷相接,但是名气远没有养育巷来得大。同样,与养育巷的熙熙攘攘相比,庙堂巷似乎并没有做好被游客参观的准备,只是自顾自地隐在闹市的深处。

  因“东岳二圣庙”得名

  如今西段暮气沉沉

  庙堂巷位于瓣莲巷北面,东出养育巷,与柳巷相直;西出剪金桥巷,西端南侧有一断头支巷。旧时这条巷子里有“东岳二圣庙”,故名“庙堂巷”。

  民国时期,这条巷子住的多是知名的律师,像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潘承锷、吴曾善等都住在这里。如今这里仍然保留了一处故居,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曾经的住处。一路上倒是没有细找这个住处,随意晃晃,有惊喜也有惋惜。

  从西头进入庙堂巷,这条小巷的西段简直安静得出奇,甚至可以说是暮气沉沉。而我就像一个闯入者,走过半条巷子,几乎不闻人声,也很少看到人活动的痕迹。我一度以为巷子里已经不住人了,但时不时就能在敞着的旧木门后看到一个苍老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坐着。

  这里有薄荷绿的洗衣机

  上世纪的印刷厂

   

  庙堂巷西段头上就有一家旧家具维修店,上午时分还看见店主在忙前忙后,而到下午四点就发现店已经早早打烊。用来打烊的木板显得颇有年代感,门口放着一台老式的洗衣机,颜色是薄荷绿,颇有点复古的味道,只是现在这台看似小清新的洗衣机里已经塞满了垃圾。

  往前走两步,拐进了一条名为“小粉弄”的弄堂,虽然短且空,但听名字总能生出点旖旎的联想。

  往前走一段路,旁边的建筑正在改装,尘土飞扬,偶有行人都是匆匆掩面而过。再往前就是民居,也几乎都是门窗紧闭,没甚趣。一直走到30号才觉得有些小惊喜。庙堂巷30号是苏州市银光老干部印刷厂,据说成立时间是1993年,至今还在运作中。进得门去,90年代老工厂的气息扑面而来,站在院子里,操作车间、办公室几乎一览无余,跟门卫打个招呼,进去逛一圈也没人拦你。

  巷里的畅园园景丰富

  包山祠已不对外开放

  再往前庙堂巷22号就是被列入了园林名录的畅园了。畅园整体呈西宅东园布局,花园以水池居中,绕以厅堂、船厅、亭廊、假山、花木等,园景丰富而多层次,是苏州有代表性的小园之一。对了,畅园现在是采用预约参观的形式对外开放,开放时间是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周日,感兴趣的小可爱们可以预约了去逛逛。


▲ 畅园

  而到了庙堂巷16号,则是建于明代徐如珂故宅“一文厅”原址的忠仁祠,现为市控制保护古建筑。而8号原是奉祀清代画家陆治的“包山祠”,如今成了上海外贸疗养院。门窗紧闭,一副不对外开放的样子,不过据说里头景色极好,没能进去参观倒是颇为遗憾。

  庙堂巷几乎没有吃的

  想觅食的去剪金桥巷

  在庙堂巷来回走了两圈,馒头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除了两家便利店有供应馒头之外(瑟瑟发抖),这里没有吃的。于是饿得半死的馒头只能跑去剪金桥巷觅食,推荐两家店。

  一家是开在自家老宅子里的随缘骨汤馄饨。这家馄饨店开了四年,店主是个瘦高的苏州姑娘。这家馄饨店每天早晨6点就开门做生意了,顾客以周边居民为主。一碗小馄饨5块钱,价格良心,味道也还行。

  ▲ 阿木仔糖水


▲ 阿木仔糖水, 粗盐 摄


▲  手撕鸡

  另外一家就是阿木仔糖水工作室了,老板比较任性,开店时间很随意。这里的糖水是很魔性的咸味,据说哪款都好吃,基本不会踩雷。此外,这家店的手撕鸡和炸牛肉丸也是一绝,值得一试哦!

   (来源:情调江苏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