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去年的这一天,江苏省作协会员、一级作家、九三学社社员徐光灿差点没了命。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19日下午3时许,他将一面锦旗送到苏北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何胜虎、副主任医师纪军手中,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三次救了我的命!”两位医生不约而同地说:“谢谢您!”
这里的医生三次救了徐光灿的命,他们是生死之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彼此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谊。
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
“你是丁记者吗?我是徐光灿,这几天看到关于首个中国医师节的报道,我想感谢苏北医院心血管科的医生,可是却联系不上他们,能否帮助我一下……”19日中午11时32分,记者接到徐光灿的特殊求助电话。
老人今年76岁,原来他8月18日订制了一面锦旗,上午拿到手后,一筹莫展。老人告诉记者,18日傍晚已悄悄地去了一趟医院,想了解一下何主任19日在不在,可是值班医生告诉他,何主任要去开会,请他20日再过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只是想表达一份谢意,没想到却联系不上医生。”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给你添麻烦了,看看有没什么办法?”
记者随即与何主任取得联系,巧的是,他在南京刚好开完会,听到老人这个心意后。他深受感动,表示:“我马上就从南京赶回来,下午3点我们在医院见。”
听到这个消息后,老人有些兴奋,他中午没怎么休息,就提前乘着公交车来到苏北医院心血管科。
他说:“医生的时间太宝贵了,我要早些过来。”
“他们救了我三次生命”
“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去年8月19日晚上,老人差点没了命。
徐光灿说:“那天晚上7点,我心里感觉不好受,又像以前一样气突然喘不过来,我被送到苏北医院立即进行抢救,并被下达了病危通知。”
“原来我心脏的一个血管堵了,医生与我商量治疗方案时,我想都没想就说:请何主任做主!”徐光灿说,“没想到那位医生说:我就是何主任。”
不到40分钟,冠状脉介入手术便获得成功,苏北医院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了他的生命。徐光灿动情地说:“苏北医院多科协作使我重获新生,这是他们给的我第三次生命。”
“第一次是2014年3月26日,我到邮局寄信的途中晕倒。”徐光灿介绍,“认识我的人将我送回家,躺在床上仍然觉得头晕,家人送我到苏北医院急诊科就诊。当时,心电图几乎是一条直线,主治医生立即向有关科室汇报,让我住心内科,第二天给我装了起搏器,使我重获新生。”
“第二次是2016年9月22日凌晨1点20分左右,我突然呼吸急促,只有出气没进气。”徐光灿说,“这一次,差点儿就没了命。”家人急忙把他送到苏北医院抢救室,医生会诊后认为,主要是心血管问题,随后把他转到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病房,并发了病危通知单。徐光灿说,“造影检查显示,供应心脏的血管被堵死了,是开胸手术,还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来选择了介入手术。当时我们都知道风险高。”
“在手术过程中,我的血压突然下降,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真的很可能在手术台上再也起不来了。”徐光灿说,“这时一个人进来了,只听他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再争取一下!” “你咳!你咳!”医生对徐光灿连续说了六声“你咳”,最后一次,他终于咳出来了,又有了生的希望。近6个小时,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手术获得成功,徐光灿被送回重症监护室。后来,他知道那个人就是何胜虎,这一次能死里逃生是医院团队协作的结果。
一面锦旗背后的医患情深
“救死扶伤完全彻底,继住开来再接再厉”。下午3许,当老人将这面锦旗送到何胜虎、纪军的手中,这两位医生不约而同地对他说:“谢谢!”
“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我。”老人说,”我的一生很充实,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做人。今天不来当面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我一定会睡不好觉的。”
19日,纪军刚好值班,他说:“从医快20年了,老人的举动真的让我很感动,我们要更好地服务病人,才不会辜负老人的这份深情。”何胜虎从医34年,他说回顾从医之路,有无数次的感动。“其实当我们救人时,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怎么快就怎么救人,那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快赶把病人救过来。”曾经有一位心脏骤停的老人,满身都是呕吐物,可是他想都没想就口对口的对他进行人工呼吸,最终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社会尊医,作为医生,我们要关爱患者,这样才能达到医患和谐。”何胜虎说,“我们要德艺双馨,才能让患者放心的把生命交给我们。”
老人说:“我还在创作,正是因为医生的努力,让我现在还可以写点东西。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我要特别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来源:扬州发布;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