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如东人研发的这项产品不仅成为国际首创,还登上了月球……

2018年08月17日 16:23:16 | 来源:如东新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嫦娥奔月是我们小时候常常听到的故事,这寄托着我们对太空的向往,而探索太空也成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追求!

  在如东,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参与研发的镜头被用在了“嫦娥”探月工程中,登上了月球!

  陶国祥

  陶国祥是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科副科长,从1998年进公司至今,他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他不断革新技术,参与研发的镜头被用在了“嫦娥”探月工程中,登上了月球。

  最近,陶国祥和他的同事正在抓紧对公司的设备实施自动化改造,这是今年宇迪公司最大的技术升级项目之一。

  陶国祥告诉记者,现在人工成本很高,而且招工也很难,自动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今年公司投资了3000万进行改造。他们目前和设备厂家一起在摸索,工艺已经实现了三分之一的自动化产能。

  宇迪光学

  宇迪公司从一个500元起家的村办小厂发展成为如今销售超十亿元的光学工厂,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而陶国祥这位进公司20年的老员工,也不断随着企业的转型而进步。1998年,20岁的陶国祥高中毕业进入宇迪公司,那时,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眼镜片和放大镜片,陶国祥就是一名棱镜操作工。2000年之后,与浙江大学的联姻,使宇迪跨出了从生产镜片到生产镜头的关键一步。当时的陶国祥意识到,自己如果不继续学习,就会被淘汰。于是,他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浙江大学光电系与宇迪公司长期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他们开发的嫦娥探月工程的星载光学系统影像镜头一直采用的宇迪产品。这种镜片加工难度高,一片的重量达5斤,但是误差要求在0.25微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三百二十分之一。因此,按照原来的低抛技术,加工1片最少需要1个月,1片成本达1.5万元。2017年下半年,公司接到15套的订单,直径最大的达到160毫米,超过了公司机器的加工极限。

  陶国祥 宇迪公司技术科副科长:

  这些高难度的镜片一直是古老的沥青的加工方法做出来的,只有那样做才能达到光圈的要求,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大家便把工艺重新罗列了一下,无论是压力、角度,都是一点一点挑出来的。

  经过一个星期的加班加点,陶国祥成功完成了这15套75片产品的技术攻关,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浙江大学光电系的肯定。他成功创新出高难度品种的高抛生产工艺,替代了漫长低效的传统低抛工艺。现在,加工这样75片镜头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成本也缩减到每片900元。

  陶国祥 宇迪公司技术科副科长:

  能够把过去的工艺经过自己摸索加以改进,然后用到“嫦娥”上面,说实话我过去想都不敢想,这个说起来很有面子,很有成就感。

  吴广建 宇迪公司大球事业部部长:

  陶国祥极具细心和耐心,产品不攻关完不回家,就是通过这种的决心信心,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产品。他做的镜头最高的能达到光圈局部偏差要求0.2,这是国际国内宇迪首创的。

  一起为陶国祥点赞!

  (来源:如东新媒体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