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寻鲜记丨咬一口油氽紧酵,唤醒记忆中的苏州老味道

2018年08月15日 17:35:41 | 来源:苏州市旅游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小吃的名堂可谓是多得不得了。生煎馒头蟹壳黄,老虎脚爪绞连棒……这是绝大多数苏州人小时候就会念的童谣顺口溜。

  仔细一想,许多记忆中的苏州街头小吃,在长辈们小时候是随处可见的,可现如今,却已经很少看到了,其中就包括今天小编要带大家去品尝的——油氽紧酵。

  油氽紧酵,还有个更通俗的名字叫做“紧酵馒头”,是一种鲜肉为馅的苏式传统名点小吃。一听到“馒头”两个字,可能外地朋友会困惑,馒头不应该是没有馅的吗?但其实,在苏州话里,不论有馅没馅,一律都统称为馒头。没馅的,我们称作白馒头,肉馅的,叫肉馒头,以此类推。哪怕是小笼包,在苏州方言里,也属于馒头,我们称其为小笼馒头。

  回到油氽紧酵这个话题。“油氽”就是油炸的意思。“紧酵”指的是做馒头的面皮时,用少量的酵母,仅平常用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来进行轻度发酵。经蒸制后面皮膨胀松软程度低,冷却后呈塌陷状。紧酵馒头蒸熟后虽不及一般馒头松软,但一经油炸,却能继续膨胀,表面还会起一些小气泡,给人的感觉是馒头“发起来了”。

  “发起来了”,寓意兴旺发达,所以紧酵馒头在苏州也被叫做是“兴隆馒头”,好看,好吃,还有好口彩。

  在前不久揭晓的“三十只苏州名小吃”奖项中,朱鸿兴的“油汆紧酵”榜上有名。本期寻鲜记,就由朱鸿兴的高扣林大师为大家亲自演示油氽紧酵“发起来”的过程。

  擀面皮

  老师傅手速飞快,把一个个小小的面团擀成一张张厚度一致的面皮。

  因为酵母放的少,擀出来的面皮紧实不易破,入口又筋道,还能完美保留肉馅的汤汁。

  包馒头

  取一张刚擀好的、洁白紧实的面皮,放上满满一勺的鲜肉馅,掐一下,转一下,再掐一下,再转一下,如此循环……最后完美封口,一个玲珑精致的小馒头就包好了。

  看着简单的三两下,背后可是老师傅几十年深厚功力的积攒。

  蒸馒头

  包好的紧酵馒头要尽快入笼蒸制。

  蒸好之后,要待馒头凉透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炸馒头

  炸馒头,也就是“油汆”,入油锅翻滚几下,一个个金灿灿的油氽紧酵就成型了。

  炸好的油氽紧酵颜色金黄,香气扑鼻,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

  吃的时候可要小心,要先开小口,后吸汤汁,切记不可猛口咬下去,因为经过高温油炸,馒头真的很烫很烫。

  香脆又有韧劲的面皮,裹着里面厚实的一大块肉馅,如果再来点香醋,那滋味就更加绝妙了!

  在苏州,油氽紧酵既不像苏式面那样广受欢迎,也不像生煎小笼那样随处可见。但这个精致考究的苏州小吃名点,靠着传承人们的精心制作,用心经营,折射出的是一种苏州人对美食的讲究和态度,而这,便是最难能可贵的。

  朱鸿兴紧酵馒头将于今年深秋上市,想要品尝这道苏州小吃名点的朋友,还请耐心等候一阵子。

  苏州朱鸿兴观前直营店

  地址:姑苏区观前碧凤坊90号

  苏州朱鸿兴齐门路旗舰店 地址:姑苏区齐门路1号

  (来源/苏州市旅游局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