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童家巷,败我钱财,毁我青春!

2018年08月09日 09:28:09 | 来源:南京吃货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一站,我们来到了南京鼓楼的童家巷 

  在这个被称作 药大后街 的地方

  我们淘到了藏在居民楼里的宝

  也踩到了被推荐过很多次的雷

  说的都是谁呢?一起来看下吧

  ps:推荐指数(满分为五星)只针对我们吃过的菜品,不针对某家店,如果有其他好吃的菜品推荐,也接受反驳哦~

  西北桥头拉面大王

  推荐指数:★★★★

  西北桥头拉面大王太显眼了,整条街,就属他家的门头最长,门口排队的人最多!要问排的是啥队?锅贴啊!

  为了不让大家伙等太久,做锅贴的灶台一直没停过。火炉滋滋冒着火,厨师小哥哥麻溜地倒油、转锅、装盘……忙得是汗如雨下,整个衣服都湿透了。

  不过,为锅贴排队15分钟是完全值得的,光是看着金黄的锅贴被端出来,就已经一本满足,因为实在是太太太…香了!

  不怕大家说我没见识,这可能是小H在南京吃到过的最好吃的锅贴。它的外皮很有层次,最外层的皮嘎嘣脆,靠近肉馅的皮有被牛肉汁浸得很软糯,趁热吃口感更佳。牛肉馅给的很足,一嘴咬下去汁水都往外冒,蘸一蘸店里特制的辣酱油也是不错的哦~

  除了锅贴,差点热昏过去的我们还点了凉皮和凉面,不过这两碗主食并没有给我们此行带来多少凉意,偏要在“拉面王”家点非拉面的作死精神使我们踩到雷,他们家的凉皮凉面都不太OK,凉皮不弹,凉面也不劲道,拌面的汤汁五香味略有点重,牛肉倒是煮得挺入味。

  四川宜宾燃面

  推荐指数:★★★★

  曾经有粉丝34次向我们推荐这家店,这次终于安排上了!

  小店只有7张桌子,但一到饭点,就坐满了人。附近药科大的学生、中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办公楼的白领、小区的居民等等,都经常来。点的最多的是芽菜肉末燃面和酸菜鱼米线。

  不得不承认,作为“第二食堂”,童家巷的小饭馆上菜的份量真是比亲妈还大方,所有面啊粉啊都是满满一大“盆”。芽菜肉末燃面上铺着细细的芽菜碎、肉臊和花生米,还加了小葱点缀。芽菜全都是从宜宾运过来的,清脆中带着咸香,细嚼还能吃出微微的甜味。

  趁热把面拌开,喷香的红油和麻油香气四溢,芽菜、肉臊、花生米碎混合在面里,看着就流口水。面条是沥干了水分的,柔软润滑又柔中带韧,一点都不噎!一口吃下去既有面条的筋道感,又带着肉酱和芽菜的鲜香,油酥的花生和清爽的豆芽也很般配!

  酸菜鱼米线,是店内能与燃面媲美的另一款明星菜品,很多老客即使去外地工作,回南京时也要到这里吃上一份。鱼肉是每天现杀的,片好后还要提前腌制,所以吃的时候毫无腥味。肉质也十分鲜嫩,滑到筷子都夹不住。

  桂林米线

  推荐指数:★★★☆

  童家巷有三家以地方名称命名的米线店,桂林米线、贵州米线、湖南米线王,三家离的都很近。

  比较神奇的是,不管是哪个地方的米线,都有一道招牌叫酸菜鱼米线。

  桂林米线相对要细一点,顺着汤汁一吸溜就入口。辣椒粉也很给力,提升了整碗米线的香味,大夏天的辣到呼呼吐气,还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湖南米线王

  推荐指数:★★★

  吃到第四家,小分队队员已经全员游走在阵亡的边缘,为了能给平淡的探店生活带来一些惊喜,我们点了不一样的招牌牛肉炖米线。

  依然是满满一大盆,依然有我爱的脆花生米。牛肉被炖得软软的,牛筋入口即化,辣味稍稍有点呛,但多吃两口就能适应。不过这个汤底的口味略重,可能调料有点多,喜欢喝面汤的朋友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边一条街几乎每家都有自制的酸萝卜、豇豆角等小菜,搭配着吃更下饭。

  贵州米线

  推荐指数:★★

  连吃了好几碗热乎乎的米线,到了贵州米线,我们尝试了一下凉拌米线。

  从卖相来看,凉拌米线还是赢了的,但是吃起来就有点一言难尽了,米线煮的有点面,没什么弹性,拌米线的汤汁花椒味太重,小分队每人都尝了一口,但没人再吃第二口,努力到最后,整碗米线吃完的只有花生米。

  杨记面馆

  推荐指数:★★★

  不开玩笑,童家巷能改叫“面线一条街”了,三步就是一家米线店,五步就是一家面条店,关键是家家份量都超足,一条街探下来,小分队队员的肚皮已经像充了气一样饱。

  第六次见到盆大的碗时,小伙伴们都已经两眼无神只想逃,看着满盆的皮肚、香肠、猪肝…大家都客气地打起了马虎眼,“你先吃。”“不不不,你先吃。”

  经过大家的不断鼓励,勇敢的咪咪猪终于愉快地吃了起来,试吃结果如下:面汤鲜香,皮肚松软,香肠微甜,猪肝有一丢丢涩,面条劲道。

  左师傅梅花糕

  推荐指数:★★★☆

  左师傅梅花糕算是童家巷的“网红”,南京十八频道、现代快报等媒体都推荐这家小店。

  除了传统的红豆馅,他们家还有水果味的梅花糕,尝了一下香蕉味的,em…,还是红豆的好吃。香蕉经过炉子加热,熟到有点过分,有种不新鲜的感觉。红豆馅还是一如既往的绵绵的,甜甜的,是童年的味道。

  梅花糕顶上的小元宵软糯到可以拉丝,皮孩子可以玩一下啦。另外,提醒一下,梅花糕吃到中间会有点烫,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尝哦~

  台拾记

  推荐指数:★★★★

  台拾记几乎简直是童家巷“最时髦”的存在,跟其他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比起来,他家的门厅要亮堂许多

  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整架的绿植,很小清新有没有?

  他们家只卖蛋糕、酥圈、蛋挞三样东西,蛋糕是店里的主打,有6重口味,我们买了蔓越莓蛋糕和爆浆巧克力蛋糕。

  两款蛋糕都十分松软,一撕就开。蔓越莓蛋糕既含有真实的蔓越莓果干,也涂了一层厚厚的果酱,酸酸甜甜的口感最适合小仙女。巧克力蛋糕真的有爆浆效果,巧克力稍稍有点苦味,但和香软的蛋糕一起入口就完全感觉不到了,蛋糕表皮还有一层巧克力豆,软中带脆,口感奇妙。

  蛋挞是店里的新品,外皮酥脆,内馅奶香味很足,入口弹嫩。几种口味的差别不是很大,至于是哪几种,不好意思,吃完就忘了,只记得有一款黄桃味很棒棒。跟童家巷平均消费水平比起来,他们家略微有点小贵,两份蛋糕+4个蛋挞,60元。

  金陵豆花香

  推荐指数:★★★★

  终于介绍到这家了!金陵豆花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发现,在所有人都快被骄阳晒化,被面条米线撑爆的时候,是它,拯救了我们!

  这家藏在居民楼的小店,面积不大,凉气特别足,热得七荤八素的时候走到这里,就好像在沙漠里发现了水井,更加惊喜的是,他们家做的东西也很用心、很美味。

  豆奶都是现打的,奶香味随着滋滋的打浆声扑鼻而来,醇香的口感让人禁不住发出“啊~”的感叹。芒果牛奶西米露里现切了一整个大芒果,一勺下去都是料。红豆双皮奶稍稍有点甜,豆花的口感更接近豆腐脑,有种玉子豆腐的感觉,有甜咸两种口味可以选,甜咸党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人均只要6块钱。

  童家巷有点短,却养胖了一代又一代的药大人,你的青春是在这里“毁”掉的吗?

  后记:因为产权问题,童家巷有一整排的店面都已经关门了,此前被很多人提起的小李汤包也包含在内。所以啊,碰到好吃的店,一定要不遗余力吃到够,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吃不到了呢。

  (来源:南京吃货团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