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宜读书,南京传世名著你知道几部?

2018年07月18日 19:10:49 | 来源: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暑之后,出梅入伏

在漫长的暑期高温天气里

正在过暑假的学生朋友

是不是已经“懒癌”晚期

懒得说话、懒得吃饭 

懒得写作业、懒得出门 

可是只要一想到开学之后老师问道:

“这个假期你们读了哪些好书?”

“有没有做读书笔记?”

就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

有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暑假来补也不迟

如何在这个暑假也保持读书的热情

只需这一份特色书单!

  ▼

  在这书香弥漫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沉淀下1万多部传世著作。2014年,南京市通过公众投票,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出了24部“南京传世名著”,并公之于众,南京于是又有了一张笔酣墨畅的名片。

  袁枚的《随园食单》是吃货指南,《佛国记》是赤脚苦行僧留下的千秋瑰宝 ,更是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历史文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被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如果你厌倦了那些“之乎者也”的老一套,不妨来看一看这份书单吧,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口味!

24部南京传世名著书目

  1、永乐大典

  推荐人: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民史学会副会长。

  作者:解缙(1369一1415年),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官至内阁首辅,参预机务。姚广孝(1335一1418年),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太子少傅。

  《永乐大典》编纂于南京。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本书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共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光辉成就,今存不到800卷。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2、儒林外史

  推荐人:梁晓声,作家。

  作者:吴敬梓(1701一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至今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是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作者吴敬梓33岁时购置秦淮河水亭,定居南京,称“秦淮寓客”,南京也是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写作地。

  3、红楼梦

  推荐人:王蒙,作家,学者。

  作者:曹雪芹(1715一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生于南京江宁织造府,幼年在此居住生活。江宁织造博物馆是江宁织造府旧址所在。红学研究中有观点认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在南京,即曹家所在的江宁织造府。

  4、佛国记

  推荐人,冯亦同,作家。

  作者:法显(342?一423年?),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东晋高僧、旅行家、翻译家。

  《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等,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法显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在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道场寺中撰成本书。全书记述作者从长安到天竺,最后由海上返回的历程,长达14年。这部书又是研究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5、世说新语

  推荐人: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

  作者:刘义庆(403一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二弟之子,袭封临川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于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召集一些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内容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和佛家思想,可谓兼收并蓄。

  6、文心雕龙

  推荐人:洛夫,诗人。

  作者:刘勰(约465一520年),字彦和,山东莒县人,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文心雕龙》是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是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文献。

  7、昭明文选

  推荐人:汪政,文学评论家。

  作者:萧统(501一531年),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梁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未及即位英年早逝,葬于南京栖霞区狮子冲。

  《昭明文选》又名《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也是历代文人必读之书,故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8、随园食单

  推荐人:苏童,作家。

  作者:袁枚(1716一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

  《随园食单》写于南京随园,作者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至今是厨师们研发新菜的参考、美食家与吃货的必读之作。

  (来源: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