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但我想救人。
近期,电影《我不是药神》收获了极佳的口碑和无数观众的眼泪。
故事里,是一场围绕患癌病人没钱吃药的救赎。面对高价的药品,生命倒在了“穷病”的面前……
故事外,是时代的温暖进步。在国家大力改革下,医药体制有了极大的进步,让更多人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今年4月和6月,李克强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会议决定,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对创新化学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质量监管。
“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总理说,“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
在今年4月的一次基层考察中,李克强还专程来到一家外资药企,以将药品纳入医保、实施政府采购等方式,希望该药企生产的抗癌药等重大疾病药品价格能够更加优惠公道。
“现在谁家里一旦有个癌症病人,全家都会倾其所有,甚至整个家族都需施以援手。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总理说,“要尽最大力量,救治患者并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李克强明确要求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提速”:“对癌症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在影片《我不是药神》讲述患病群体用药难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讨论后,李克强特别批示有关部门,要“急群众所急”,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到实处。
专访陆勇
“可以看出影片的热播,不仅引起了百姓的关注,也让政府对医药改革更加重视。”今天,记者联系到了《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他也同样关注着这条新闻。
作为医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陆勇有着更深刻的体悟,“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可以看出政府对医改的积极推进,这令人非常期待。”
抗癌药入医保、进口抗癌药零关......我国推进医改的成就有目共睹,陆勇也表示,自己是医改的受益者。“这几年来可以看到政府对医改的不懈努力,如今治疗慢粒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30%提高到了96%。”
这样的数据让人欣喜,然而有些病患,对已入医保的一代药产生了耐药性,需要价格昂贵的二代药,有的甚至需要未进口的三代药。对面这样的新问题,专家建议:进口药物进入中国市场时,政府部门可以与他们进行谈判,以此降低药品价格。
好的电影,聚焦医药问题,引人深思。
好的政策,切实改善问题,惠之于民。
相关报道:《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我对电影有些看法
(来源:无锡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