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自去年以来,省农委引导全省12个重点帮扶县区,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富民项目,截至上半年,项目完工进度和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实现“双过半”,富民效果日渐显现。
在盐城响水,当地政府依托农业龙头企业,通过“1+1”合作共建的方式发展西兰花产业,打响区域特色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低收入户的收益。眼前这个2万平米的蔬菜育苗中心就是当地企业和县政府共建的一个农业产业富民项目,700万元的建设资金由双方共同承担。新模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投资成本,而且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因为有市场主体的加入,经营效益更有保障。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7月下旬即将投入运营。
盐城万洋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济刚介绍,这个中心每年可育苗3000万株,可满足周边1.5万亩蔬菜种植需求,可带动1000多名农户务工,当年可实现20多名低收入户脱贫。
响水县蔬菜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玉刚说,我们计划在西兰花产业上,通过产业、就业、创业带动脱贫的农户,要占整个通过劳动力创业就业脱贫农户的70%以上,真正把西兰花的产业打造成惠民、富民,汇聚百姓千家万户的一个产业。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12个重点帮扶县的75个农业产业富民项目中,已完工38个,涉及省级专项资金5208万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省级专项资金总额的50.67%和51.06%。其中,丰县、响水县的农业产业富民项目已全面完工,睢宁县、灌云县、沭阳县等10个县(区)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康健 杨国 丰县台 响水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