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巷总理”敢于创新 任职近20年连创十多项“第一”

2018年07月12日 10:21:41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认真工作中的李华

  在许多人眼中,社区工作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她担任“小巷总理”近20年,却屡屡创新、频频获赞,连续创下市区社区建设十多项“第一”。收获诸多荣誉,却始终是街邻心目中的“李大姐”。她,就是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华。

  继承母业

  她接过母亲“小巷总理”重担

  李华的母亲叫谢学珠,1952年,扬州市区组建了第一个居委会——琼花观居委会,热心的谢学珠就被全体居民推选为居委会主任,她不辞劳苦地为居民服务,成为千家万户的贴心人。1972年,谢学珠另辟蹊径办起了居委会属下的集体企业——琼花综合厂。正是这家企业,为妥善安置回城知青和残疾人提供了舞台。改革开放后,琼花观居委会骄人的工作业绩让谢学珠声名鹊起,上世纪90年代,她分别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优秀居委会主任”和民政部颁发的“孺子牛”奖。

  1982年,李华担任琼花综合厂厂长,在刚刚兴起的市场大潮中把琼花综合厂搞得有声有色,母女俩成了不少居民口中的“黄金搭档”。1999年,谢学珠光荣退休,无论是上级组织,还是全体居民,都希望李华能接班。正是在这样的众望下,李华接过了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的重担。

  勇于创新

  连续创下十多项“第一”

  李华并没有躺在母亲的功劳簿上,她从上任伊始,就注重倾听群众呼声,总结基层探索实践,很快赢得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评价。

  在许多人眼中,社区工作一天到晚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些年,李华一直没有停下创新进取的步伐,她连续创下了十多项市区社区建设“第一”的纪录:第一个办起了“阳光学堂”,让孩子们放学以后有个好的去处;第一个办起了“慈善超市”,依靠全社会的赞助,困难家庭每月可以免费领取生活必需品;第一个办起了托老所,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配餐、理发、修脚,以及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第一个搞起了“智慧养老”,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家中安装了红外传感器、配备了智能手环,使他们的起居时刻处于呵护之中;第一个创办了“居民法治苑”,组建法治艺术宣传队,创作排练10多个法治类文艺节目,引得前来视察的原国家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交口称赞;第一个创办了“居家养老专业服务中心”;第一个创办了“周末剧场”,把居民的自娱自乐上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成立了扬州首家社区民间组织工作室,明确提出了“社区协助行政服务、社工补充市场服务、社团组织公益服务”的路径,被社会各界评价为“三社联动”的“试验田”……还有一个“第一”,她在扬州社区首家无候选人一次性选举试点工作中,以99.9%的高票当选。

  鉴于琼花观社区在基层社区治理上的诸多创新,2007年,联合国人居署发出专门邀请,李华率领5位居民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世界公共政策联盟论坛”,李华一行用说唱的形式,讲述了《文化里的新生活》,受到时任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亲切会见。

  任职近20年

  她是街邻最可敬的“李大姐”

  家人对李华也是千方百计的支持。母亲谢学珠时常指点她,“社区工作虽然面面俱到,但一把手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老、小、困’上……”丈夫张华不辞辛劳承担了全部家务劳动,让李华把全部身心扑在社区上;儿子张弛从事城管工作,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坚持文明执法,人性执法,在群众中留下了较好的口碑;媳妇王静也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

  这家人吃饭时,话题不知不觉就会转移到社区工作上,小的为老的出谋划策,老的为小的指点迷津,全家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小家庭融入了社区这个大家庭中。

  年近花甲,李华在近20年的社区主任岗位上一路探索,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小巷总理”“全国消费维权十大人物”“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公务员”“江苏省社区建设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法治人物”“中国3·15消费维权特别贡献奖”等诸多荣誉。在她心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在社区居民心中,她把一生献给了社区事业,献给了古城街邻,她是最可敬的“李大姐”!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