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成熟、95后崛起,一起来认识这些常州社工

2018年06月21日 10:52:52 | 来源:中国常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这样一群人,社区是他们发光发热的舞台,为社区居民服务是他们的使命,在基层工作一线上,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他们就是社工。

  2013年的时候记者采访过一批社工,今天再次回访,看看他们哪些继续奋斗坚守在岗位,又有多少新鲜血液加入到社工群体这个大家庭。

  85后:

  最大的满足,就是居民对我的认可

  陆茜,31岁,女,这是她从事社区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了,早在2013年,社区网曾经群访了一批85后社工,她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陆茜一开始的工作单位是北大街社区,2015年调到了同一街道的机械二村社区,“当时分到街道同一批进来的18名社工,连我在内就剩4个了。”

  这么多年工作下来,社区的工作究竟难做吗?陆茜说“难”。社区工作不是模式化的,按照一个体系,走一个流程就能完成。做社区工作,要面对的群体是居民,针对不同的居民,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做社区工作的时候,被误解是常有的事。

  机械二村是个老小区,相对新小区来说,工作更难做一点。首先社区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电视机开不起来、贴了小广告、家里没电……都会找社区来处理,不过这些事也不是什么大事,都好解决。

  陆茜坦言,“忙的时候,连上十几个小时的班,除了身体上的劳累,不能帮助居民们的无助感和无力感更心烦。”

  问及陆茜坚持下来的理由,陆茜笑了笑说,“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和居民打交道的,说实话,我觉得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事超过了工作的本质,不像是社工,更多的像是志愿者。”


看望结队老党员

  陆茜心得体会:

  在社工这份工作中,她总保持两颗心来解决问题

  第一,一颗耐心

  陆茜说,碰到居民来窗口询问,如果我们工作人员就简单地说,“你这个政策不符合,办不了”,这样过于生硬地表达,就显得我们办事不人性化,所以说话要注意技巧。有时候政策复杂,居民不理解,一定要耐下心来,向居民解释清楚这些条条框框,这样居民满意,我们工作也做得顺利。

  第二,一颗责任心

  有时候居民来咨询,可能当下没有办法解答居民的困惑,我们社工会说,回头帮你想办法。但是工作一忙,转头就会把事情忘记了,但是居民确一直记得,所以再忙也要把居民的事放在心上。

  陆茜认为现在的社工还不是特别专业的,但至少让服务过的人有种认可,就是她最大的满足。

  90后:

  想帮居民做点实事,是我留下来的动力

  范文彬,28,男,也是和陆茜同一批经过招聘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成员。12年经过考试甄选,13年入职,14年来到了绿地社区工作站,一直坚守到今天。

  在今年的社工节上,在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方面,范文彬还被评选为钟楼区优秀社区工作者。


帮孤寡老人晒被子

  范文彬现在的岗位是党建、综治信访,主要是负责调解居民的问题。绿地社区负责的小区算是一个新小区,人口众多,相比老小区,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房子交付、装修、公摊面积的划分等等。”

  作为一名男社工,在做社区工作时,相对于女社工而言,碰到的难题更多。走访的时候,女住户戒备心强,不轻易开门,当然安全意识高是很好的,但是对于范文彬来说,反而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每次走访需要和女社工一起进行。有的时候调解会遇到比较冲动的居民,居民可能对于女社工态度会比较好一点,而男社工受的气会更多,甚至还碰到过拿着菜刀来社区调解的。当然也会碰到热情好客的居民,叫他一起吃晚饭,这些点滴小事,范文彬也记在心上,这也是他坚持在社区的理由之一,“这么些年能坚持下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吧,主要还是想帮居民做点实事。”


参加社区亲子活动

  范文彬心得体会:

  这么多年社区工作做下来,范文彬也有不少自己的体会,第一点,不能生气很重要,一定要学会情绪的控制和管理。居民们到社区来,无论他们的态度、观念怎么样,提出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问题和要求,既然来到这里就是要寻求帮助的,所以社工接待居民的态度很重要。第二点,就是要要手脚勤快,多去熟悉所在小区情况,平时做完手头上的事,可以经常去小区转悠,“不说一万多户居民都认识你,至少要让小区的狗见到你不叫”。第三点,要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之后的很多工作是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处理问题。

  95后:年轻就是资本,充实自己服务社区

  周立人,24,男,是个长相清秀、身材高大的小伙子,谁都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一毕业就来到了社区工作。

  小周在学校所学专业是数控,2016年毕业后9月正式加入采菱社区,“我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到会到社区工作” 小周腼腆地笑了,“以前觉得社区就是一群居委会大妈,现在自己做了社工,对社工理解也不一样了。”

  95后的优势在于年轻、有活力、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而小周就是这样。小周个性活泼开朗,喜欢打篮球,工作上正好负责的是文体方面的工作,社区活动多,需要摄影拍照,小周特地跟着有经验的社工学习,很快就上手了。

  社区平日的走访,周末的值班,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小周的休息时间。今年6月开始到9月结束的社区天天乐活动,共有11场,小周场场都要在,活动结束后收拾场地,到家已经是九点多了。“说实话有时候也会厌烦,但是自从做了社工,对社工的认识也改变了,过去自己的性子比较急躁,也慢慢沉稳下来了,现在把居民的事当做我自己的事来做。”

  因为热爱 所以选择

  季鸣,24,女,去年8月来到了湖塘东方社区。为什么选择做社工?季鸣特别真诚地回答:“喜欢!”这短短的两个字,瞬间让人感受到了她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以及自身的坦率。

  季鸣说,“我小时候就是参加社区活动长大的,从参加活动到现在自己可以举办活动,这种感觉挺奇妙的。”

  社区工作难做吗?这个95后的少女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还行,没有什么做不了,敢想敢做吧。一种方式做不了就换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吧!”有一期的道德讲堂,想请以为拾金不昧的阿姨上台讲话,她一开始不愿意,拒绝了好几次,然后季鸣一次次说服她,最后阿姨上台分享了她的故事,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觉得没有什么做不了,要敢于尝试,试一下,万一成功了呢?”

  掌握专业技能和沟通技巧,更好地帮助居民

  张蔚君,23,女,2015年来到白云社区,最初是想要锻炼自己,来到社区最基层的工作平台,而现在已经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从入职到现在,小张一直是负责劳动保障这一块,为社区居民办理失业登记,医保、养老等等。这一块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专业,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自己要学透政策,然后是沟通上,由于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要考虑怎么把好的政策传达给他们,让他们听懂,理解,明白自己可以享受什么,应该办什么”,有时候不是一次能沟通完毕的,需要极大的耐心。

  95后学习能力强,小张政策领会快,电脑比较擅长,还可以主动替老的社工分担一些工作内容,也能及时从其他同事那里吸取一些不足的地方进行及时改正,小张的同事都觉得她做事特别灵活。

  采菱社区李强书记说,“75后的坚守,85后的成熟,95后的注入,为了同一个梦想,为了让居民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而努力奋斗着。”社工看似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却是一种伟大的渺小,他们的工作繁琐而忙碌,虽说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更像是志愿者,服务着社区居民,希望大众能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为社工们鼓掌,打call!
      (来源:中国常州网 编辑/童婷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