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江苏各地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和环保技术,全方位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近日,南通市525名“环保总监”走马上任。以往大部分企业的环保负责人属于部门层级岗位,监管权利有限且常受上级限制。此次南通在全省首创“环保总监”制度,将他们全部升级到企业管理层,可以最大限度履行监管职能。企业所有项目的运行,都要先过环保总监的“环保关”,一旦出现环境违法行为的,要倒查环保总监的连带责任,以此来提升企业自主守法能力。
南通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刘华军说,要求法人代表要对环保总监充分的赋权,对一些环保的决策、环保的管理拥有充分的决策发言权,甚至是一票否决的权利。
淮安市淮安区纪委将“污染防治”纳入监察范围,纪委不仅可以督促污染企业的整改进度,还会对相关责任人展开失职渎职问责调查,进一步加大防污治污力度。
作为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苏州为每台渣土车装上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打击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同时创新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在这家公司,建筑垃圾经过破碎、拆分,最终变成可利用的道板砖、路基材料或是建筑用的标准砖,每年可以消化100万吨建筑垃圾。
苏州市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建民说,城市拆迁垃圾、建筑垃圾就没有死角了,全部可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同样由于环保技术创新,国内首条垃圾干化项目近日在连云港市试运行。和一般的垃圾焚烧发电需要煤炭助燃不同,这里的垃圾干化后,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燃料使用,每天可处理原生垃圾750吨。(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杨杨 李明洋 南通台 淮安区台 连云港台 苏州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