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让“黄金带”更具“高颜值”?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先项目。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员,沿江八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增绿”、“复绿”,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江苏台记者毕然:记者跟随一群赛艇爱好者们来到了扬州的太平河上,这片水域水质非常清澈,而且两岸的绿树植被也特别的丰茂。记者了解到,这些赛艇爱好者大概每周都会来两到三次。
太平河地处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是七河八岛中的七条河流之一。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存在着落后工业,是各种船舶的聚集地。在修复过程中,扬州对这里实施了全面淘汰清理,为生态发展腾出了空间。同时,坚持立法先行,对整个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划定保护红线。在给开发建设带上“紧箍咒”的同时,不断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中心。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陈彬说,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不代表不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坚定不移的来护生态、造环境,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像七河八岛这样的生态实践,在我省沿江地区正积极开展。省委省政府系统谋划着沿江地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陆续出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全国率先建立地级市之间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包括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7处,形成长江江苏段水生生态保护廊道与网络。
泰兴市沿江办主任马苏宁说,坚定生态优先理念,着力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让长江黄金水道真正发挥黄金效益。
为让这条“黄金水道”释放出更多的绿色活力,接下来,江苏沿江各部门将积极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指示要求,全力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长江干流两岸大规模绿化行动,加快填补绿化空白;陆续完成江苏“三线一单”划定工作,对沿江、沿海、环太湖地区实行高精度管控。并将抓紧编制实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成为江苏境内长江生态环境的鲜明标志。(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李泽灏 扬州台 无锡台 泰兴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