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镇江市的西郊,有一座长江中的第三大岛世业洲,它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部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这里,对生态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几年来,世业洲坚持“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大力实施改厕革命,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苏南农村的无害化卫生户厕、污水管网收集相结合的高效综合改厕模式。关闭沿江企业及砂石码头,实现全岛“零工业”,聚焦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生态岛之路。
世业洲位于镇江市西郊,四面环江的小岛,拥有长江岸线27.5公里。总面积44平方公里,含五个行政村,人口1.46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世业洲,称赞“这里风景比画更漂亮”。当初总书记曾在村民洪家勇家里座谈。
洪家勇说:“总书记看了我家的小院,看到院子里种着蔬菜、养着鸡鸭,门前小河水很清爽的,他很满意。还特别问我,你家的厕所是旱厕还是水厕啊?我说已经改了水厕了。他很高兴。当时,总书记指着这幅画说,外面的风景比这幅画更漂亮。”
发展长江经济带,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从长江上游一些地方的教训来看,沿线小集镇、村庄的排污口侵害着长江生态环境,而未经改造的农村旱厕,就是其中的污染源之一。鉴于世业洲独特的地理环境,改造农村户厕,对保护长江水质有着特殊意义。2014年总书记视察这里时,对世业洲的农村改厕情况给予了肯定,他说,厕所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此,世业洲进入了农村改厕、污水管网建设与美丽宜居村建设相融合的新阶段。
世业镇改厕工作的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分类实施三格式或四格式化粪池改造,落实总书记要求,成立改厕工作领导小组,挨家挨户排查摸底,做到一户一方案,每户有厕所、有蹲坑、有水冲。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村级报计划、推落地,镇级严审核、抓验收,最后要由农户签字认可,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放眼世业镇的家家户户,每家屋后都有一个水泥坑,有的呈“丁”字型,有的呈“L”型、还有的是“田”字型;每个坑上面都加盖着数块标有编号的水泥板,并留有出水孔。而形状和盖板数量的不同,则是世业镇因户施策,在尽可能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摆放位置,根据功能需要,布局三格式无害化和四格式生态化两大类化粪池,具有防止污水外溢、防止异味散发等功能。
截至目前,全镇四千多户村民家庭都已改厕到位,当地农村卫生条件和群众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是一座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泵站,每两到三百户居民范围内都会有这么一座泵站,整个世业洲有20多座,它采用的是自流的方式来收集村民的生活污水,再加压后将这些污水集中送到镇上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丹徒区污水管网改造的相关人员说,世业洲污水管网工程共分四个部分,污水管网收集、一体化泵站、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四格式生态化改厕。泵站将污水输入两个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对于离污水处理厂较远的零星户,建设四格式生态厕所,其在三格式优点基础上增加生态过滤,处理后污水氮、磷含量达标,可直接排放。工程于2016年全部交付,共新建污水管道107公里,一体化泵站20座,建设污水处理厂两座,新建四格式生态化改厕811个,实现了世业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岛全覆盖。
老百姓说,改厕后,我们生活排放的水能够干净清洁地排入长江。它(如厕水)从家里面出来之后,进入第一格、第二格沉淀发酵,三格后的粪水可用于施肥,既降低成本又减少化肥造成面源污染,现在我们种出来的都是绿色无公害植物。
与改厕和污水管网建设相呼应,近几年,在没有引进一家工业企业的同时,先后关闭了4家船舶修造企业、3个砂石码头,并种上了植物,岛内基本实现了“零工业”。
世业洲在有效实现农村改厕的基础上,正在努力打造长江特色全域旅游岛,探索者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