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连淮扬镇铁路,将迎来重大时刻!记者获悉,5月31日晚,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连淮扬镇铁路首座转体桥——跨宁启铁路转体桥将进行转体。转体成功后,将为全线架梁铺轨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连淮扬镇铁路转体桥是全线第一个转体桥,也是扬州市境内第一座转体桥,位于扬州市江都区,跨越既有线宁启铁路。该桥与既有宁启高铁在此处线间距15.23米,是全线跨越既有双线线间距最大的铁路转体桥,为连淮扬镇铁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转体桥通常设在短时间施工跨越铁路、公路等处,以减少对下方交通的影响,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
据该项目负责人杨仕彬介绍,该转体桥长153.2米,两幅桥梁共重9800吨。转体时,两幅桥梁将分别在24.8米、24.3 米的高空,同向逆时针转动59度。两个桥体有一定的弧度,转体时控制难度大,最后在空中对接,实现合龙。通常转体桥跨越既有铁路线间距为5米,而此次的庞然大物跨越的既有宁启铁路线间距达16.72米 , 为国内跨越线间距最大的转体桥,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施工中,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建设指挥部全程跟进帮扶指导,建设者科技攻关。为缩短在既有线上方的施工时间,减少安全隐患,项目部成立“王亮技术创新工作室”。30多名技术人员多次论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既有线安全风险为攻关方向,最后确定采用“钢壳合龙”工艺,把传统的转体合龙后2米的缝隙,缩短了5倍,仅为0.4米,大大减少了合龙后2米缝隙的后续施工造成的安全风险,0.4米的缝隙只需用钢板即可把梁体连接。
转动过程中,两座梁体最近距离仅为8厘米,转体精度控制要求极高。如果两个梁体同步进行转动,会出现碰撞。为此,他们对两个梁体的转动速度多次模拟,精准计算,最后确定采用“不同速转体法” ——即异步转体施工,此种工艺国内罕见,精确度要求极高。他们在转体过程中全程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实时比对,准确控制转体角度。
同时,转体桥施工邻近宁启铁路营业线,每天开行动车30余对,项目部加大安全投入。他们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控,由专人24小时监控;同时,在既有线附近安装高空入侵报警系统,相当于在空中安装一个无形的“红线屏障”,一旦机械和人员侵入,系统迅速报警,确保既有线“万无一失”。
新建连淮扬镇铁路全长305.2公里,与现有的宁启铁路十字交汇。建成后,在国家铁路网和江苏省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将打通苏北、苏中、苏南的交通瓶颈,成为江苏高速铁路网的“脊梁骨”,实现扬州、淮安等城市与上海1.5 - 2小时经济圈。同时,该线具有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重要功能,把扬州、连云港、淮安送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