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江苏"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发出了推动我省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的动员令。为展示全省上下系统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江苏广电总台从4月9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乡村振兴 江苏作为》。
洪泽湖退渔还湿 变身氧吧游人来
宿迁泗洪洪泽湖湿地水域广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近年来,当地实施"退渔还湿"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利用湿地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整个湿地景区变身天然氧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江苏台记者 王柏文:“我们现在就是在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里,我和导游小许一起,骑着自行车在景区里面游览观光,深呼吸一下,我觉得这个景区里的空气特别清新,而且整个环境也很优美。”
导游小许:“我们不仅陆地上风景好,水上风光也是不错的,带你去看一看。”
江苏台记者 王柏文:“这条芦苇荡是由60条总长30公里的河汊贯穿而成,这里也被叫作芦苇迷宫,当年新四军也是利用这里独特的九曲十八弯的优势 打过游击战,从空中看上去这里好像是一个八卦图的形状。”
清风徐来,环境清幽,让人流连忘返。徜徉在芦苇掩映的水面上,游客也许想不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片水域还被一片养殖网包围着。2004年,泗洪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退渔还湿"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曾经的养殖网围区变身成为湿地景区,曾经的养殖户和渔民也换了新身份,成为景区里的表演者。
景区鸬鹚表演者 王三喜:“以前是在外湖逮鱼的渔民,洪泽湖现在恢复生态,围网全部撤了,政策变了,叫我回来湿地上班,现在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
环境好了,杉树林上的白鹭也飞回来了,游客接踵而至。2017年,泗洪洪泽湖景区的入园人数达到137万,综合收入2.6亿元,同比提升20%。
上海游客:“给人感觉挺舒服的,然后花花草草啊,鸟啊都感觉挺好的,贴近大自然。”
江苏台记者 王柏文:“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除了美景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国际垂钓中心,我们可以通过航拍画面来看一下,这个国际垂钓中心占地1000亩,是国际上面积最大的淡水圆形钓池,它是由三个圆圈连在一起,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参加比赛,10000人现场观看。”
利用水域优势建成大圆塘国际垂钓中心之后,泗洪洪泽湖湿地从2016年开始举办垂钓比赛,规模越来越大,今年大圆塘超级杯赛的第一站,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一共1824名钓鱼爱好者齐聚于此。
山西钓友 刘衡:“规模当然没说的,是空前的,钓鱼氛围也挺好的,就是我的手气有点差。”
今年,这里还将陆续举办多场百万级奖金的垂钓比赛,试图在湿地景区内打造一个垂钓小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以解决周边的剩余劳动力,增加村民收入。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舒、谢豫、俞铭义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