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他们曾是医院里的“稀罕物”,如今,在各大医院的重症监护、急诊等科室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对器械天生敏感、有着更突出的应急能力和更强健的体力,让他们在这一行业中,赢得了人们的认可。今天是国际护士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群“护士先生”的工作。
下午两点半,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手术室,一台卵巢癌手术正在进行,本已下班休息的器械护士臧诗华再次披挂上阵,一边紧盯医用监视器,一边管理手术器械,两个小时的手术,臧诗华不能有半点分神。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器械护士臧诗华说:“如果一块纱布遗留在病人的腹腔里面,那就是一种医疗事故了。 开关腹腔之前,我们都双人核对,反复核对。”
去看一看洗手池,抬头寻找当时的身影,微笑在镜中招手,回头你依然在身边。去走一走手术间,摘掉口罩,认真瞅瞅你在工作时的脸,拍一拍昨天的肩膀。——臧诗华《在河西》
这是90后的臧诗华,在2017年冬天的一台手术后,写下的诗句,从洗手池到手术室,从清晨到深夜,臧诗华将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手术台上的感触,汇聚成笔下的文字。
臧诗华说:“我经常看到一些主任开刀很长时间,有时候七八个小时都在台上,1530 台上有时候会有血喷到自己的眼镜眼睛,我觉得他们真的很忘我,这种与病魔作斗争,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礼赞,它就是一首诗。”
2015年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后,臧诗华并没有停止写诗,一手拿着文笔,一手拿着手术器械,他把从大学到手术台这6年内写的上百首诗歌,编进了他的个人诗集《一瞥》。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主任护师冯建萍说:“他不是为了诗歌而诗歌,他的诗歌里头有写我们的具体的一些工作,有对工作的感悟,身边人身边事的启发。”
下午三点多,在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男护士王昱和护士长一起,在给一位脑出血患者更换加热保湿眼罩,别小看这么个小小的眼罩,它可是解决了重症监护病人的一个大难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士长童孜蓉说:“由于我们神经系统重症病人,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我们称之为眼睑闭合不全, 如果护理不当,以后可能因为这个并发症要把眼球摘除。”
重症患者如果因为并发症导致失明怎么办?在护士长的指导下,90后男护王昱决定试一把,咨询眼科医生、查阅相关文献,通过眼睛闭合的原理,他慢慢摸索方法。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士王昱说:“ 我就想到正常人眼睛可以正常闭合,而且处于湿润的环境,他们现在不能闭合,我就想办法把他眼睛闭合以后,给他戴上一个蒸汽眼罩。”
生理盐水清洁眼部、贴保温层、加湿层,经过一次次试验,重症病人眼睑并发症慢慢好转,王昱逐渐总结出了一套临床应用方法,去年,他在护理学核心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且申请了加热加湿眼罩的专利。
王昱说:“我们要更细心地去观察,去探索我们护理工作中哪些问题还没有做好,病人需要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发现,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去解决这些问题,为病人做更优质的服务。”
不仅如此,王昱和他的护理团队,目前正在攻关关于颅内压临床研究的新课题,而除了钻研课题,每天给重症病人翻身、拍背这样的重活儿,包括王昱在内的科室四名男护士都会抢着干。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士长童孜蓉介绍说:“在我们护理团队当中,戏称他们是四大天王,跟我们女护士合作都非常愉快,他们的思维,创新性,有的时候会略胜于女性。"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秦禾东 编辑/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