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林” 实现绿富双赢 盐城市经济林果面积增至近40万亩

2018年04月05日 10:50:04 | 来源: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眼下正是一年中植树的黄金时节。在全市各地,随处可见沸腾的植树现场。  

  市委、市政府实施“一片林”战略工程进入第二年,全市今年已栽植完成成片林15.57万亩,其中新增成片林12.53万亩、经济林3.04万亩。目前,全市经济林果总量已增至近40万亩,亩均效益近5000元,一大批“摇钱树”日益见效,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景。  

  如何将“叶子、果子”变农民手中的“票子”,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4月初,滨海县岭山村连片60年树龄的大梨树进入盛花期,许多从外地赶来的游客惊叹于眼前的壮观美景。岭山样本,让人们看到了“一片林”的现实成果。该县计划今年新拓展果园和经济林果超过5000亩,果园总面积达1.35万亩,建成10个林果专业村,栽植大套密梨、苹果、无花果、桃、桑等各类苗木,带动10个村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千户,通过务工、分红、经营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户均可增收5000元左右。  

  在大丰区万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株株蓝莓长势良好,6月中旬即可采摘。该镇已建成千亩蓝莓、樱桃、猕猴桃、葡萄等精品水果种植基地,今年又新栽果桑200亩、药桑800亩。夏秋时节,到园区采摘观赏、休闲体验的人络绎不绝。大丰区连续多年举办恒北梨花节、大桥油桃节等活动,促进林果经济多元化发展。全区7万亩果园年产各类果品7万吨,直接产值1.2亿元,促进了广大果农增收致富。  

  东台市探索发展“林业+果”模式,在公路防护林、海堤防护林、河堤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的防护范围内,推广生产无公害有机果品,拓建高品质银杏、黄桃、枇杷、甜柿、薄壳山核桃等经济林果基地。五烈镇惜禾果园拓建锦绣黄桃300亩、翠冠梨500亩,沿河栽植枇杷6公里,盛果期每亩可产桃、李1500公斤,每亩果树收入预期可达万元。  

  坚持造林与增收共推,亭湖区近五年经济林果面积由不足2500亩,发展到1.7万亩,品种也由以前以黄金梨为主向如今的桃、葡萄、草莓、蓝莓、无花果等多树种发展,成为大市区的“果盘子”。今年,亭湖区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汇源集团合作共建杜仲国家储备林项目,计划投入18亿元,栽植20万亩杜仲,由汇源集团负责成片地块的建设运营,并向全区村集体和农户免费提供树苗和栽植技术,以保底价收购杜仲籽。初步测算,每棵年收益可达150元,综合收益可达每亩6000元。  

  阜宁县坚持打造林果生态特色,林果项目个体规模和总面积不断扩大。桃花源生态经济区今年将累计发展林果2万亩,夯实黄河故道林果产业基础,建成千亩黄桃、千亩碧桃2个“千亩桃园”和千亩银杏基地,千亩金果梨和苹果基地正在建设。按照“生态绿色长廊、鲜花景观大道”的建设要求,沿31.7公里中山路栽植绿化,打造“十里桃花”,目前已基本建成,进一步深化林果产业内涵,提升桃花源品质。  

  绿色扶贫工程是保护生态之举,也是富民发展之策。盐城市要求各地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有栽植意愿和管护能力的农户,免费赠送不少于10株经济林果苗木,重点帮扶响水、滨海、阜宁、射阳4个县20个村,鼓励贫困户在家前屋后栽植经济林果实现增收,村集体栽植成片经济林果增积累,努力探索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的扶贫新路子。  

  响水县对全县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中有管护能力的农户,今年已经免费赠送经济林果近10万株,在农户家前屋后栽下了致富树。该县还落实了沈海高速与盐连高铁沿线的唐友、皂角、红旗、东吴、四套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各栽植一片不少于50亩的经济林果成片林,收益作为村集体积累,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建湖县建立绿色扶贫基地,明确以部门为主导,镇村为主体,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实行部门、镇村、帮扶人、农户四方共建绿色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参加劳动,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全县免费赠送苗木 26.2万株,建立扶贫苗木基地20个。  

  盐都区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大力培育扶贫产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苗木管护、收益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今年新落实经济林果面积4100亩,新增扶贫林1600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