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南通政府网发布市政府关于南通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20)的批复。
根据规划,到2030年,南通将规划综合管廊134.7公里。
南通城市里的地下大动脉如何布局?2017年11月向社会公示的《南通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20)》给出了答案。
南通市综合管廊规划布局方案(~2020)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是重要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对地下综合管廊予以科学规划、统一建设,能够有效杜绝“拉链马路”,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市政管线损毁事故频发等问题,让城市更宜居。
举个例子,城市供水管道腐蚀了需要更换,只要维修工人进入管廊内,同时把设备投进地下综合管廊里进行维修即可。
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147个城市28个县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国务院也已将地下综合管廊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
规划范围
按照国家住建部及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要求,我市于2016年上半年启动《南通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20)》编制工作。经过多轮修改完善,于2016年12月28日通过由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于2017年8月23日经南通市规委会审议通过。
据介绍,本次规划范围为南通市中心城区,总面积254.3平方公里。重点研究范围为港闸区、崇川区、开发区和通州区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远期协调至2030年,基准年为2015年。
到2020年,建设综合管廊22.4公里
依据城市发展方向及适建区域分析,结合综合管廊特性、功能等因素,我市规划到2020年建设综合管廊22.4公里,其中干支线管廊8.0公里,支线管廊14.4公里。
到2030年,规划综合管廊134.7公里
南通市综合管廊重点围绕以中央创新区作为示范区域,全面带动苏通科技产业园、老城区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远景至2030年,规划综合管廊134.7公里,其中干支线管廊28.9公里,支线管廊58.4公里,缆线管廊22.1公里,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管廊25.3公里。
南通市综合管廊布局远期协调方案图
入廊管线方案
根据规划,入廊管线方案包括:
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给水管道、热力管道、中压燃气管道、雨污水压力流管道、再生水管道均应纳入综合管廊,且中压燃气管道应单舱敷设;
在道路和管道坡向,竖向高程适宜的情况下,可将污水重力流管道纳入综合管廊;
雨水管道若入廊可考虑利用自身腔体结合雨水调蓄设施同步建设;
高压燃气管道不应纳入综合管廊。
随着一批水平先进的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并高效运营,我市还将建立健全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及保障制度,带动综合管廊建设的持续推动,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来源: 南通日报官微 编辑/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