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春运高峰也悄然而至
在吴中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过年不回“家”,而是选择在外“漂泊”
他们团年饭的吃法也和我们不尽相同
苏州广电总台最新纪录片
《特色苏州年》:渔人的团年饭
向大家展示了光福渔港村的过年习俗
千百年来,光福渔港村始终保持着原始的太湖风情和元素,传统渔俗、七桅帆船、一年一度的开捕节,当然,过年的习俗他们也保留了下来。
渔港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渔民,他们的团年饭会选择在船上吃,为什么会选择在船上吃团年饭呢?
在渔港村,捕鱼和生活方式仍然沿袭着老一辈太湖人的传统和习俗。大船在湖中打渔不回港,每天捕得的鱼虾由小船运回渔港出售,再把生活用品带到大船上,整个捕捞季节天天如此,大船上的人要在湖上连续生活四个月。
除了这四个月的捕鱼期,还有一部分村民常年是以船为家的,平常的生活就在船上,在船上洗衣做饭,和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将一切搬到了船上。
在这四个月当中,船就是渔民们的家,所以你不难理解为什么渔民们会选择在船上吃团年饭。
除了吃团年饭的地点和我们的不同,团年饭的菜式和我们的相比又有啥不一样呢?
太湖船菜作为吴中五大餐饮系之一,吃的不仅是美味,也是一种情趣。相传吴王夫差与爱妃西施爱游湖,喜欢在船上开宴,于是开了船菜、船点之风。
和古时的达官显贵不同,也和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同。在船上吃饭是他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吃的才是地地道道的船菜。
而在辞旧迎新、举家团聚的时刻,他们的团年饭除了对新春佳节的庆祝,更包涵了对来年的风调雨顺的祈祷。
在菜肴上放上红纸,为新年讨一个好彩头。
斟酒也有着不小的仪式感,分三次斟满,寓意酒过三巡,而在酒桌上丰盛的饭菜,也是渔民一年来辛勤付出的见证。
除了祈祷全家人平平安安,因蛋饺有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船上的团年饭也少不了TA。
豆芽由于外形似如意,不仅在渔港村,在我们吴中都有年夜饭吃豆芽,来年事事如意的说法。
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也许蕴含着渔民们对捕鱼量逐年递增的美好希冀吧!
作为生在太湖长在太湖的渔民,鱼自然是团年饭少不了的一道菜。不过渔民们吃鱼可有讲究。
鱼头留给船老大吃,船开得准,鱼打得多,全靠船老大领航。
鱼尾是小舢板上摇橹人吃的,虽然不像船老大那么风光,但他们却是船不断前进的动力来源。而在船上吃鱼,万万不能翻面,只能正面吃。
油面筋塞肉,这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不复杂却挺费时,对于渔民们来说,过年期间恰逢禁捕期,有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道菜,而这道菜团团圆圆的寓意更是现在很多渔民最简单朴实的愿望……
现在渔港村的渔民年龄主要集中在45至55岁之间,年轻一代很多人不再像祖祖辈辈那样以船为生,他们走出了渔船,选择到岸上去打拼,渔民的年龄出现了断层。
在捕鱼期,老一辈生活在船上,小一辈生活在岸上,有的甚至在他乡打拼。和当初一家人生活在岸上相比,团聚的时间变少了,老一辈格外珍惜一家人团聚的时光。
不过,家人团聚总是最美好的。
吃过团年饭,还要升帆。随着风帆慢慢升起,他们似乎看到了来年一帆风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