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贺春闹春 老苏州讲解过年民俗

2018年02月12日 11:33:24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3

  “小朋友,爆竹声声,贺岁迎春。可燃放爆竹既不安全,又污染环境。今天教你们做一串红红火火的观赏爆竹,给没有爆竹声的春节添几分贺岁的喜庆”,教小朋友做纸质手工爆竹的是刚过古稀之年的曾北海老人。他在姑苏区平江历史街区北张家巷整整生活了60年,是个土生土长的“老苏州”,熟知苏州的过年民俗。昨日,曾北海不仅教孩子们做手工爆竹,还给大家讲老苏州的过年民俗。

  从大寒至临近除夕,腌肉、腌鱼,苏州人家家户户忙迎春。在姑苏小巷,随处可见小巷人家晒在冬阳下的鸡鸭鱼肉。年前,小巷人家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角角落落以及屋檐都不留灰尘。农历腊月的十七、十八,苏州人有掸檐尘的习俗,掸去的不仅仅是灰尘,更是晦气,盼来年更加吉祥如意。曾北海回忆,他小时候过年,由他父亲掸檐尘。父亲将一把扫帚绑在竹竿上,掸去老屋屋檐上的蜘蛛和灰尘。

  曾北海介绍,除夕,苏州人团圆吃年夜饭,守岁,贺春。年夜饭大多有这么几道菜:如意菜(黄豆芽)、勤恳菜(芹菜)、安乐菜(青菜)、金元宝(蛋饺)。大年初一苏州人要给家里的长辈拜年。从年初二起,平辈、邻居、亲朋好友之间开始相互拜年。

  拜好年,接着就是闹春了。闹春,包汤圆,品汤圆,张灯结彩闹元宵。以往元宵节,母亲会亲手和糯米粉、做汤圆馅,有豆沙馅、芝麻馅、鲜肉馅。全家人品尝母亲亲手包的汤圆,享受元宵团圆那份浓浓的亲情。晚上,父母带孩子们到熙熙攘攘的观前街赏灯,去玄妙观猜谜语。那时元宵夜的观前街,采芝斋、乾泰祥、稻香村等老字号都自发亮出各式彩灯,期盼来年生意更加兴隆。

  苏州民俗博物馆陈列的微塑,再现了当年苏州人过年、闹元宵的场景。如今,各式各样的元宵彩灯展,也让市民大饱眼福。街道、社区也搭起了传承节日民俗文化的舞台:娄江社区办起了24节气民俗讲习所、平江历史街区社区则成立了传统民间小吃传习所,寓教于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