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便宜无好货”。但七都的“香大头菜”简单、便宜、实惠、好吃,属于价廉物美一类。七都的香大头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太湖一带,自古以来作为家庭副业几乎家家农户种大头菜。
土生土长、原滋原味的七都香大头菜食用方便,既可以烧汤,也可以炒菜。如果和毛豆子放在一起煲汤,可谓“金童玉女”,在餐桌上总是作为压台戏。香大头菜毛豆子汤清清爽爽,尝一口,淡淡的香甜,温醇之极。如果跟银鱼干一起炒,那可是“绝代双骄”,温情柔肠,好吃好看,回味无穷。
虽然相邻的乡镇也都有香大头菜,但味道比起七都的香大头菜还差那么的一点点。原因蛮简单,七都有着特定的地理环境,加上传统制作工艺。七都人比较真诚实在,香大头菜虽然是土特产,但制作相当考究,而几乎没什么包装,当地农贸市场蔬菜摊位上很随便放着,极其的简单,是原生态的地道农家菜,货真价实,是真正的便宜之好货。
东太湖南岸的七都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水好,空气好。尤其是这里的土质与其不同,属于太湖小粉土,又称“夜潮泥”。
这种泥土质疏松,雨停泥干。又因临近太湖,水气特别重,一到晚上就雾气缭绕,滋润潮湿,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因此这里种出来的蔬菜特别的软熟好吃。
七都香大头菜除了生长环境好、产品原料好外,制作技艺的精湛十分重要。归纳起来,香大头菜的制作分三部曲:
一选:首先挑选出菜头身杆均匀、无黑心、无木(硬)心的大头菜
二晒:将新鲜大头菜剔除老叶、烂叶,削去根须,洗净泥沙和杂质等,然后连叶搁在桑树的攀头或枝条之间,或摊在地上晒成半干,再将菜叶卷紧,绕成团
三腌制:把大头菜切成厚薄相似的片(约厚3毫米),但又要一片片连牢,掰开来如扇子形,并按每100斤的半干大头菜放盐3.5~4斤的标准放一层菜,撒一层盐,逐层铺进缸里,层层踏实,踏出卤汁为止
踏满后,封闭3天左右取出,挑选好的再凉成半干,重新按每100斤半干大头菜放盐3.5~4斤的标准,放一层菜,撒一层盐,腌制入坛。坛口最好倒放泥地上,周围用烂泥与地面封上。坛口撒上盖面盐,塞紧菜头,盖上箬帽,然后用黄泥或其它泥封好口,待泥干后,即可投放市场销售。
在七都,吃大头菜,吃的更多的是家乡的味道,说说你与大头菜有哪些不解之缘?
(来源:太湖七都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