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是千灯镇的门户,是千灯水乡桥文化的精华和缩影。跨过三桥,就跨进了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千灯古镇。
“三桥邀月”,醉美江南风韵
两河交汇,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了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三桥有一美丽的名字,称为“三桥邀月”。
恒升桥下的大河原名为千灯浦,为纪念明代户部尚书夏元吉而改名尚书浦。宋元时代江南水患严重,明永乐元年,户部尚书夏元吉奉令携太常少卿袁复开浚吴凇江,顺便疏拓千灯浦,百姓为纪念夏元吉把千灯浦改名尚书浦。尚书浦北起吴凇江,南达淀山湖,历代是水上交通要道。
小桥流水人家,领略千灯风情
千灯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过了桥,就是有着江南一绝之称的明清石板街,延绵3华里。又因“古宫闲地少”,两侧商户林立,使得街道看起来更显狭长逼仄,有“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的戏说。
伫立三桥,古镇风貌一览无余
登临三桥之上,正面是巍峨的七级秦峰塔,顶刹的角檐下系一铜铃,有风吹过,铜呤叮当,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每当夜幕降临时,皓月当空,星光璀璨。立于桥头,顿觉有登临绝顶、与天对话的气场。再看水面,只见三桥交汇处月影投落,华光流泻,更觉世间静好。与爱人相携于此,足踏三桥,抬头望一轮圆月,满满的幸福感就这么流淌出来。
逛千灯“三桥邀月”,赏别样江南风情!你沉醉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