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1日)下午,与会代表针对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并酝酿集体提案。讨论中,代表们提出的观点和话题不仅一针见血、“接地气儿”,还特有“人情味儿”。
教育是不少讨论组热议的话题,就近期事故频发的学前教育问题,不少代表提出,要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特别关注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让他们有职业尊严和主人翁意识。
南京市政协委员钱雷说:“十九大提出“幼有所育”,到底怎么“育”才是教育,这不是看护好小孩子,不让他出事就行了的。”钱雷表示,企业自办幼儿园和托儿所是针对职工子女“托育”问题的一个好的尝试,解决了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但是同时也要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力度。
在提升校园教育的同时,不少代表建言,“家庭教育”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应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建立家庭主体、政府主导、学校指导、社会参与的机制,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南京市政协委员宋红斌提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传承教育是家里有非常好的家风,让孩子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家庭中也能运用起来。
此外,残疾人就业、老人健康素养、女性关爱保护等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相关的话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热议。
记者了解到,代表们提出的民生民意,以及好点子好想法,都全部以提案的方式提交,经审核,截止到下午三点二十分,提交的议案已有350多件。而明天,各小组和代表还将分专题举行议政会,并积极建言献策,为老百姓传达更多、更好的声音。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 记者/李冰清 刘晓靓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