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一段青春,一场人生。
芳华,再次勾起了无数人对于青春的思绪,伴随故事情节,找寻属于那个年代的情怀,徘徊在影片中人和自己之间游离。
说来,作为八零、九零后的我们,在重温父母一辈青春成长故事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过自己一路以来的成长点滴呢!
门前高大而又茂盛的法桐下,同桌的你的第一次牵手,与某人爬山后的擦肩而过,或者白衣飘飘年代里的理想追求。
人生,就像一个个十字路口,站在车流不息的街头,看着车来人往,每一个路口都是不同的选择,让你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人生,又如同站在公交站台,不同通向未来的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会发生什么!
我们当下做的,就是最应该做的,一站一站向前,才能成就最后不凡的自己。
在泉山,走走转转,你亦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经历不同的芳华。
先随小编乘上时光机,回到那个年代的“泉山”
那时候,泉山只是一座山,有一条长长的坡道,也还没有泉山区这个名字,那个地方,叫做郊区。
90年代的泉山街头,夜市的气息,晕染了整条街道。
那时候,人民广场那还算偏僻,喷泉曲水,亭廊有致。
广场舞的阿姨们还跟我们此时一个年纪。
那时候,文亭街有威武的门楼,弹孔遍布的碉堡,木材仓库,
战火硝烟虽已退去,道台衙门的气质依然铁骨铮铮。
那时候,解放桥上还没有花花草草,奎河也正在治理。建国西路上的汽车也没有这般密集。
那时候,三环路还存在于图纸上。为了这条绕城公路顺利修筑,郊区的居民主动搬迁离开生活很久的家。
博爱街的青石板被浇的溜光水滑,冬去春来,这里的居民就着这口水,养大了儿女子孙。小编也是吃着博爱街的蜗牛长大。
那时候,矿大老校区的傍晚,大学里就是这样,一时沉郁,一时喧嚣,随人群而起,随人散而落。
以10万元起家的彭城大学终于有了自己的校园,这是徐州工程学院最初的样子。
华东输油管道的子弟自己动手,建设家园。
那时候,翟山那里还是一片山林野地。
云龙公园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又到了。
小编记得,那会儿学校每年都要组织秋游,然后要上交一篇“让人头疼”的作业。
这城市的岁月,缠绕了一季又一季,回来吧,看看日新月异的泉山。
从日出东方
到暮霭夕阳
从晨光绚丽
到华灯初上
从芽苞初放
到一叶知秋
湖边阳光明亮,灿烂而夺目,暖融融地照耀着每一片土地。
鸟语花香,花木葳蕤。
泉山的夜景,繁华而热闹,美丽而迷人。
泉山好人园里,笔墨为介传扬价值核心,引领通达向善之路。
泉山,水墨一样的画卷,静静铺在彭城一隅。
泉 山
这里有你最美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