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后的江苏迎来一波“小阳春”,明明是“数九”寒冬,气温却好像跑偏了。温度一升高,霾也随之而来了。
气温升高 污染加重 江苏启动大气污染蓝色预警
今天(1月16日)凌晨,江苏省启动2018年首个大气污染蓝色预警,预计此波污染将一直持续到18日。全省9个市也相继启动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其他各市也都发布了相应的冬季防控措施,并加大巡查力度,积极减少内源污染物的累积。
根据江苏省环保厅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今天(1月16日)江苏西部五市南京、扬州、淮安、宿迁、徐州都将陷入中重度污染。明天,大气扩散条件仍不太好,糟糕的空气状况仍将维持。
其中,江苏省环保厅网站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截止中午十二点,江苏从东南到西北,污染状况逐级加重,徐州已呈现为严重污染,宿迁和淮安也陷入重度污染。据了解,目前徐州已采取最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且将持续至2018年3月底。
小雨威力不够 南京启动大气污染二级管控
虽然受冷热气流影响,全省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弱降水过程,但是空气质量改善尚不明显。记者早晨7点查看南京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为89,属于轻度污染。南京市环保局表示,13号已经预测到这波污染,提前启动了大气污染二级管控,水泥厂全部停工,煤炭、化工企业不同程度限产。
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郭健处长介绍,为更加有效地控制秋冬季大气污染,南京在过去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的基础上,制定了专门的秋冬季(11月1日-次年2月底)管控措施。过去主要针对重污染天的防控,力求及格;现在要争取优良,就必须采取更加严格、更加精准的举措。 措施分两级,其中二级更为严格,具体措施相当于四级预警的橙色以上预警的相关措施。
现场巡查 确保大气污染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南京市环保局巡查人员表示,对于重点企业和工地等,基本上每天都要进行一轮现场巡查,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空气污染加重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16日上午,记者跟随环境监察人员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走访。
巡查人员首先来到江苏元化二期产业园工地,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垃圾与泥土混合的大土堆。工地临时负责人介绍,工地2011年奠基,多次停工,这一次从2017年3月停工至今。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虽然按照要求停工了,但是工地内垃圾成堆,扬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土方没有覆盖,泥土在雨水冲刷下,变为泥浆,工地现场一片泥泞。
南京市扬尘办李宗科主任对工地临时负责人说,工地虽然停工,但相关的要求和管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裸土未完全覆盖,围挡不到位,垃圾未清理,路面保洁也存在问题,要求工地立即进行整改。
离开工地,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又来到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分厂。
在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分厂中控室,工作人员指着4号烧结机在线监测数据介绍,根据南京市二级管控相关要求,氮氧化物平均浓度需控制在250毫克/立方米以内,二氧化硫评论浓度需控制在60毫克/立方米以内,粉尘平均浓度需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以内。
梅山钢铁的4号烧结机排口的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氮氧化物190.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36.1毫克/立方米,烟尘4.4毫克/立方米。工作人员介绍,平均值分别为200左右、25左右和5左右,达到二级管控要求。
据了解,受京津冀一带污染传输和本地污染叠加影响,污染将持续到18号左右,江苏省环保厅要求,各地派出监察组持续督查,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全省空气质量预报#16日受偏北风输送影响,污染有所加重,东南部轻度污染,其它中度-重度污染;17日扩散条件仍较差,污染基本维持,东南部轻度污染,其它中度-重度污染;18日东部良-轻度污染,其它轻度-中度污染。预报由江苏省气象台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发布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范洁萍 江苏新闻广播 查多 编辑/盛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