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都关注了!南京大学生自创“口技白话” 一张嘴能同时发出7种声音

2018年01月12日 17:18:55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丁然,自创“口技白话”,将B-box以及中国传统口技,巧妙融入非遗项目——南京白话,自成一派,目前在南京拥有不少粉丝。多年钻研,丁然一张嘴能同时发出7种声音,无论是年轻人喜爱的B-box,还是飞禽走兽的叫声、飞机大炮的轰鸣,他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就连央视的《精彩中国人》节目组都向他发过邀请函!近日,记者对丁然进行专访。

  酷炫的B-box背后是七、八年的坚持

  丁然的父亲是南京知名笑星、南京白话传承人丁少华,7岁时,丁然就跟着父亲学相声、学快板。丁少华每年都搞免费少儿相声培训班,丁然跟着其他孩子们一起上课,年级稍大就充当起了小教员的角色。但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丁然突然感觉对自己所学的这些传统文艺项目兴趣不大:“当时比较追求新潮嘛,总觉得父亲教我的东西都太传统了,不太适合年轻人。有次我看到有人B-box表演,觉得特别酷炫,于是想学B-box。”

  通过介绍,丁然认识了南京一个B-box达人——蔡钺。在蔡钺的指导下,丁然开始大量看国外的B-box表演视频,自己每日苦练。好在,丁少华比较开明,对于丁然的“移情别恋”没有过多阻拦。也许在丁少华看来,B-box只是丁然一时兴起,玩一玩,就会放弃了。

  丁少华没有想到的是,丁然坚持了下来。B-box,他一玩就是七、八年,并成为这个圈子里的名人。丁然说,B-box挺难坚持的,“我是从高二的时候开始练的,每天写完作业就练,主要看视频学。有时一个音要练好久,短则一两天,长则几个星期。”练了三个月之后,丁然的水平已经能登台演出,“或许我对这个也有点天赋吧”,丁然说。

  大一时,丁然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当了几年兵之后,丁然重新回到学校深造,现在读大三。回到学校之后,丁然创建了一个B-box社团,“刚开始有100多人报名,可是一个星期后只剩几十人了,两个月后,只有几个人愿意留下来跟我学。很多人觉得B-box很酷炫,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在家练口技 邻居误以为他家放鞭炮

  常年苦练,丁然一张嘴能同时发出7种声音,在部队里,他也经常参加各类演出,来上一段。央视《精彩中国人》栏目曾经找到丁少华,想请丁然去参加节目,无奈当时丁然正在部队服役,无暇分身,只能拒绝。

  在部队的历练,让丁然的很多想法有了变化。比如,以前他有点瞧不上父亲教他的传统文艺项目,一心只想着钻研B-box,可是来到部队之后,丁然发现中国传统口技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比如我们在部队联欢,我模仿直升机的声音,模仿踢正步、喊番号、放鞭炮,特别接地气,特别受战友们欢迎。于是我把重心转到中国传统口技上来。”

  退伍之后,丁然重回大学校园。B-box和中国传统口技,他都没有放下,经常看书看视频钻研。在丁然看来,中国传统口技博大精深,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要想学得好、学得像,甚至比B-box里的一张嘴同时发出7种声音更难。

  有趣的是,丁然有次在家练口技,模仿鞭炮声,还引来了对门邻居的老奶奶敲门:“小伙子,怎么回事?你怎么在自己家里放鞭炮呢?”丁然解释说:“奶奶,我这是在练口技呢!”对门奶奶恍然大悟,连夸丁然学得实在是太像了!

  自创“口技白话” 有掌声也有孤单

  因为有南京白话的功底,又会B-box和中国传统口技,丁然觉得可以把几者糅合起来,给非遗项目南京白话增添新活力。于是他自创“口技白话”,将B-box和中国传统口技巧妙融入南京白话当中。他经常参加一些学校的演出,以及社会上的公益演出、商演等等,粉丝还挺多。最近,丁然新创作了口技白话《欢庆的锣鼓》,他还和江苏文艺广播的主持人王鹏老师合作《嘴上功夫》,你别说,每次表演的效果都特别轰动。

丁然(左)和王鹏表演《嘴上功夫》。

  丁然的父亲丁少华老师还开玩笑说:“现在他比我红!现在有时我和他一起表演,表演完,有粉丝来找我,原来是想通过我找他签名、合影、约演出。”

  有掌声也有献花,但丁然有时也会有孤单之感:“在南京,钻研中国传统口技的人太少了,像我这个年纪的口技表演者更少。一个人研究很孤单,我也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钻研,共同把中国传统的这些好东西传承下去。”

  (来源:紫金山新闻,编辑/程梦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