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香肠时,就要准备过年了

2018年01月11日 10:42:55 | 来源:酒食客90g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岁已进九,南京人灌的第一批香肠,现在或许都已经被端上餐桌,成了大家腹中的第一口腊味。

  说来奇怪,我自诩吃过的美味不少,但对于香肠,防御值几乎为零。尤其是那种隔了夜的香肠,放到油里炸一下,香脆有嚼劲。什么?担心卡路里太高?管他呢,反正我是个瘦子。

  如果是家里自己做的,那更是棒极了。一口下去,儿时的记忆都会涌上心头。想起姑姑和妈妈笑着拌肉馅灌肠衣的样子,总觉得家里灌的香肠吃进嘴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这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吧。

  不能再说了,再说,我真想马上就过年,然而还有一个多月!且先看看后院还在风干的香肠解解馋吧。馋得急了,就去那些自制香肠的餐厅里点上一份,或者到网上信得过的微店里买上一袋,再勤快些的,就去菜场里灌些回来。

  法子很多,回忆很多,你还记得多少?

  南京的香肠

  我这个人,对节气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记得灌香肠的时候家里也开始腌咸菜了,反正灌香肠的时候天总是黑的很早。仔细想想,大约是冬至过后。天冷,肉不容易坏。

  对于南京人来说,灌香肠是门艺术。

  腌肉是艺术的精华

  香肠要灌得好,这选肉很有讲究。最好挑猪的前腿肉。前腿肉肥瘦相间,灌出来的香肠又香又嫩。而且这肉千万不能用水洗,否则香肠很容易变质,肉用有点湿的毛巾擦一擦就可以了。

  切肉一定要按纹理,每片差不多1.2厘米左右。

  老南京人灌的香肠,口味是偏甜的。一般情况下,10斤肉需要放3两盐7两糖。还要加上那么一勺白酒,去去肉腥。

  肉腌制好,下一步是灌肠。

  南京人自家灌香肠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一个漏斗,之前是打酱油的,还是打豆油的?管他呢,就是拿来用下。稍微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专门找老铁匠打一副铁漏斗。不过不管是什么材质的,宽口细颈,套上肠衣,都一样用。

  灌肠的环节需得小心翼翼。灌一会,就得往下捋。厚的地方捏薄,薄的地方填充。力度掌握不好,肠衣就会破裂,只好从破损处剪掉重头再来。香肠一边灌,还需要一边打结和放气。

  四川的香肠

  烟熏火燎造就椒味香肠

  四川香肠馅料的取材,讲究一个三肥七瘦。在剁碎的猪肉里加入姜蒜末、海椒面、椒粉、花椒、八角粉、盐、味精等调料拌匀腌制,香肠的馅料就完成了。 

  灌制的方法大家都一样,但川式香肠,灌完之后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那就是熏。

  怎么熏呢?把香肠挂在汽油桶里,空隙用尼龙布封死,在下面留一个添柴的口子。这里面放的必须是松柏枝和锯木面儿,不要火,只要烟。松柏熏出来的香肠,会有股特别的清香。

  广东的香肠

  香肠仿佛是酒肠

  广式香肠是广东及南方地区流行的独特风味之一。特点是皮衣红润,条子均匀,肥而不腻,鲜美可口。

  每100千克猪肉(其中瘦肉70%,白膘30%)(哈哈,看来各个地方人对于肥瘦的品味都差不多),白砂糖6.3千克,白酱油5千克,精盐2.5千克,最特别的是:60°大曲酒1.8千克。跟别的地方香肠相比,这个用酒比例可以说是非常的高了。

  不过比来比去,还是自己家乡的香肠最好吃。

  灌完香肠,剩下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

  灌完香肠,剩下的就是静静地等啦,天气最好不要湿,还要适当来点风。一般2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这段等待的时间,是香肠能否更加好吃的关键。

  其实,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岁末灌香肠、吃香肠的习惯,不过到了年后,对于远游的孩子来说,香肠也许会成为一种乡愁。

  香肠这种东西,做个抽真空,很方便携带。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嘴上对家里人说“懒得带”,但临行前,还是会半推半就地把香肠塞进行李箱。

  一朵老腊梅 

  在南京民间,有句俗语叫“没有‘腊梅’不过年”,这里的“腊梅”不是指腊梅花,而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南京人认准的老字号腊梅香肠。

  老字号的起源要追溯到60多年前 

  每到置办年货的时节,南京人特别是住在城南的“老南京”,总是要到这里买上几挂香肠,才算过年。 

  说起腊梅品牌在南京人味蕾中的记忆,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南京新腊梅肉制品厂有限公司是有60多年发展史的食品企业,公司前身成立于1952年,直到1982年注册了“腊梅”商标。虽然企业字号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更名,但在南京特别是老城南,一提到香肠,人们最认准的还是“腊梅”的商标。

  要不,今天就出去弄节“腊梅”吃吃吧~

  (来源:微信公号酒食客90g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