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周恩来侄儿周尔均少将、中央电视台著名编导邓在军夫妇

2018年01月08日 15:52:10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周恩来旅欧期间邮寄给周尔均父亲周恩霔的礼物

在巴黎周恩来故居前合影

1998年,周尔均夫妇在《百年恩来》海报前合影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

你是这样的人

……

“人的路是要自己走的”

  说起与伯伯周恩来的第一次见面,沉静而又慈祥的85岁的周尔均笑着说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见过七伯。

  周尔均的父亲周恩霔是周恩来的堂弟。在家族排行中,周恩来排行第七,周恩霔排行第十四。周恩来喊周恩霔的父亲周贻康为二伯。当年,周贻康被周恩来的学识和品格所打动,曾资助周恩来求学、旅欧。周恩来旅欧期间多次给周贻康写信,还给周恩霔寄来明信片、火柴盒等礼物。1931年顾顺章叛变,周恩来在上海北四川路隐居了半年之久,在此期间,周恩来邓颖超就住在周恩霔家。当时,周恩霔的大儿子周尔鎏两岁,妻子怀着孕,周尔均第二年出生。

  1946年,周尔均初中毕业,贫困的家庭状况逼迫着他和哥哥出去寻个出路。得知伯伯周恩来在南京、上海与国民党谈判,哥俩决定前去投奔。

  那会儿是夏天,在上海马思南路107号“周公馆”,周尔均第一次见到周恩来。见到两位侄子,周恩来、邓颖超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这是伯伯三十年代离开上海进入苏区后,第一次见到周家侄儿辈后人。”周尔均对采访团说。

  周尔均兄弟二人提出来要跟周恩来去延安。周恩来没有表态,让他们先住下。

  没过几天,周恩来、邓颖超坐着别克车到周尔均住的地方,特意来看他。关于兄弟二人的去向,周恩来这次仍然没有给出答案。

  又过了几天,周恩来通知周尔均兄弟二人前来谈话。周恩来对他们说,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他们就地留下来读书。“你们想参加革命,这个愿望是好的,以后是有机会的。人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周恩来给两位侄儿留下了一些钱物,还让他们提高警惕,教他们一些摆脱特务跟梢的方法。

  周尔均认为,周恩来之所以安排他们在上海读书,是因为“伯伯想得更深。我想,这时他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亲友的帮助,最重要的还是政治上要让他们自强自立”。

  对于伯伯安排的深意,52年之后,周尔均有了更深的理解。1998年,在淮安举行的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座谈会上,聂荣臻的女儿聂丽发言说,大革命时期,她被寄居在上海的一户人家。1946年夏天,周恩来想方设法把她找到,把她送到解放区,送到聂荣臻身边,圆了他们一家团圆梦。听了聂丽的发言,周尔均突然醒悟到,这正是他和哥哥周尔鎏去上海找周恩来的那段时间。“伯伯把聂丽找到了,送到了解放区;我们想去延安,他却没同意。”

  周尔均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周恩来把他们留在上海读了三年高中,对他们非常有益。他们目睹了蒋家王朝从天上掉到地上的过程,看到了人心向背。1949年6月,周尔均高中毕业,在上海参军到二野,一路打到大西南。在行军途中,周尔均与周恩来、邓颖超取得联系。1953年12月31日,周尔均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想起这段往事,周尔均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起点。

  “你们的爱情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80岁的邓在军导演热情开朗,可是一开口讲到伯伯周恩来,就红了眼眶。“伯伯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我们不是一般的对他进行怀念啊,更多的是深情,而且是亲情,不限于我们家族的亲情……”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眼泪流了出来。

  1950年,13岁不到的邓在军从重庆老家偷跑出来参军。1953年,邓在军进入西南军区后勤文工团,与同在西南军区后勤部的周尔均相识相恋。

  1955年,邓在军调到海军文工团,到北京工作。周尔均告诉她,到了北京会有人接她,伯伯要见她。

  “我当时就很疑惑,伯伯是什么人?”当得知伯伯就是周恩来总理,邓在军既惊奇又埋怨:“他是这么大的官,你怎么之前不告诉我!”

  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到邓在军住处接她。“我出来一看,怎么没有小汽车啊!成元功叔叔叫了个三轮车,自己骑着自行车。我就坐上三轮车,进了中南海,见到了伯伯。”回忆起这一幕,邓在军有眼泪有欢笑,有对伯伯周恩来的怀念,更有对伯伯周总理的敬仰。

  周恩来、邓颖超站在门口迎接邓在军。

  “你们家几个孩子啊?”周恩来问道。

  “我家就我一个,是独女。”邓在军很紧张,在两位老人面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哦,你是独女,你姓邓,我也是独女,我也是姓邓。”邓颖超说道。

  在与两位老人的交谈中,邓在军慢慢放松了。周恩来、邓颖超对这位漂亮的未来侄儿媳妇很满意,对她说:“以后不演出,就过来玩,吃顿饭。”

  周恩来对邓在军叮嘱道,“你们俩原来都在一个部队,你们俩年轻,你们俩相爱。你现在调到北京,你们的爱情不要因为伯伯是总理而有什么特殊。你们的爱情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爱情是甜美的,也充满着苦涩的波折。由于工作需要,邓在军被调入东海舰队文工团,到上海工作;周尔均在西南军区,工作地点在重庆。分隔两地,两人只能靠书信联系。当时,军队结婚条件放宽,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都结婚了,周尔均很着急,希望早点和邓在军结婚。邓在军也有自己的难处,她是文工团骨干,忙于事业,不想这么早结婚。两人闹起了矛盾。邓在军爱意满满地望着周尔均说:“我当时都把他的照片寄还给他了。”

  1957年2月,结束亚欧11国之行,周总理到重庆休息并总结工作,就住在周尔均单位管理的招待所。周尔均接到通知,周总理要找他谈话。“听说你和在军闹别扭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周尔均如实汇报,周总理既批评又劝服,“症结是不在一起。不在一起,你们谈恋爱要更加互相信任、互相关心。我和你七妈在大革命时期不要说分散两地了,就连谁在哪里都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在军是对的,她爱她的事业,你不能因为结婚而强求让她放弃事业。在军是自强的,你应该支持她。”

  就在同一年,周总理去了上海。在一次舞会上,邓在军陪周总理跳舞。跳舞的时候,周总理就问邓在军,“你和尔均是不是在闹什么别扭?”邓在军说是的。周总理说:“你们相爱要经得起时间检验,要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1958年,邓在军、周尔均结婚。2018年是两位老人结婚60周年。白发苍苍的周尔均说:“如果没有1957年伯伯和我们两人的谈话,就不会有我们俩今天的钻石婚。”

  (来源:淮安新闻网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