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纪念日。晚上7点30分,大型诗歌朗诵会《穿越世纪的缅怀》在淮安大剧院拉开序幕,深切缅怀周总理,寄托家乡人的无限哀思。现场座无虚席,在情真意切的朗诵声中,观众数次落泪。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周恩来邓颖超生前秘书、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市四套班子领导等观看演出。
朗诵会前,我市举行《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首发式。市委书记姚晓东讲话,他说,今年是周总理诞辰120周年,今天又是周总理逝世42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们举行《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首发式,就是要深切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学习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寄托家乡人民的无比思念和崇敬之情。周总理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建树了卓著功勋,他的崇高品德、光辉人格丰碑一样永恒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淮安是周总理家乡,举办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无尚光荣。这次出版的《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是我市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活动的开篇之作,也是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全市上下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嘱托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心举办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活动,深入学习周总理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大力弘扬践行周恩来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操,广泛凝聚推动新时代淮安崛起江淮的强大力量,奋力书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精彩篇章,充分展示建设好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
首发式后,伴随着深情悲戚的音乐旋律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朗诵会在诗朗诵《一月的哀思》中拉开帷幕,五位不同年龄层次、代表各阶层身份的朗诵者手持白菊,深情吟诵,将人们的思绪拉入到深情缅怀周总理的情境中。整场演出共分为深情思念、鞠躬尽瘁、筑梦崛起三个篇章,著名艺术家田华、陈铎、刘劲、黄薇、戈弋等参加演出,深切缅怀一代伟人周恩来。其中,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90岁高龄的田华老师专门从北京赶来,通过朗诵《大无大有周恩来》表达对周恩来总理的哀思之情。除了专业的艺术家外,朗诵会还有我市文艺演出团体、业余朗诵爱好者和中小学学生参加,加入了合唱、现场演奏、情景讲述等形式,以多种表现形式缅怀周恩来总理。
此视频资料来源于 2016年3月3日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江苏淮安)现场交流活动
戈弋,国家级播音指导,著名朗诵艺术家,从事播音工作四十多年,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师泰州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培养了大批出色的青年播音员主持人,为播音主持艺术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诗--周恩来
作者:赵 恺
对于历史,
生活采用三种方式:
遗忘,
仇恨,
或者是思念绵绵无绝期。
右手平贴胸前,
左手静垂一侧:
他的形象
是一座诗碑的形象。
我们把他的名字
和稻谷联在一起。
真正的思念不属于语言,
它刻于骨
而铭于心。
我们孩子的启蒙是: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之后,
伴随着他的名字。
他的名字,
是故乡的《静夜思》。
他的一生,
是拔节的一生。
生于南方,
长于北方;
一尊根系,
汲取刚柔双重禀赋。
滴滴心血,
孕作谷穗,
他的履历,
是一部《稻谷史》。
轻风过处,
叶片婆娑,
田野的声响,
是无改的乡音,
我们熟悉他的乡音,
我们企盼他的乡音,
我们谛听他的乡音,
我们珍爱他的乡音,
从一声婴儿的啼哭,
到一尊雷霆的轰鸣,
最细微的声响,
和
最雄壮的声响,
都牵动乡音。
故乡的小巷依旧,
夏走烈日,
冬走雪,
寒来暑往,
轻轻走着他的乡音。
树还是他种的树,
以年轮作为象形文字,
树在心里书写离情。
春天举起一千片手掌,
一千片手掌召唤游子。
秋天垂下一千片手掌,
一千片手掌计算归期。
举一百次,
垂一百次,
第七十八次,
竟成漫天纸钱。
水井还是他的水井,
绠迹还是他的绠迹。
不敢汲水,
提不动,
深深思绪。
书桌犹在,
笔砚犹在。
吟诵绕梁,
生生不息: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人可破壁,
歌敢蹈海。
磔磔诗碑拔地而起:
哦哦,酒酹滔滔,
哦哦,大江东去...
一生作了太多的事情,
一生又只作了两件事情:
战争与和平。
战争是折断臂膀的战争,
和平是补缀衣衫的和平。
两件事情一个主题:
播-爱-在-人-境!
俗话说
只有老死的人,
没有累死的人,
他,
却是一位累死的老人。
穿过风雨,
穿过雷电,
一株稻谷长成一棵树。
一棵大树,
却轰然倒下了。
一片干净的树叶,
胜过一切污秽的手;
一棵倒下的树,
高过一切卑微的苟活!
不乏一个人为一个国家恸哭,
绝少一个国家为一个人流泪。
祖国之旗和世界之旗都不堪重负,
它们相互搀扶、举步维艰地
驻足在感情的半坡上。
对于爱,
人民行使人民的权利
--记忆。
一月白花簇拥诗碑,
诗之海洋托举诗碑。
诗碑,
人之碑,
人格之碑。
诗歌文字来源于网络,是否准确还请看官自行考正。戈弋老师朗诵的内容,经作者同意后进行了修改。
(来源:魅力有声、南通发布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