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引上善之水 筑生态之城 ——宿迁水务践行“两山”理念实施生态治水纪实

2018年01月08日 16:03:23 | 来源:宿迁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7年,宿迁水务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目标定位,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河湖行动为统领,以水质全面提升为根本,以服务民生为要务,全面推行河长制,努力开创了治水新局面。 

  2017年8月17日,宿迁被推荐为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典型市”;

  2017年7月27日,全省黑臭水体整治现场会在宿迁召开,马陵河整治经验在全省推广;

  2017年6月13日,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场会在宿迁召开,宿迁作典型发言;

  599艘非法采砂船全部实现集中管制,稳定有序拆解,有效保护河湖生态;

  启动百条生态河道建设,2017年以城市建成区、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为重点,建设完成了世纪河、牡丹江河等10条生态示范河道;

  全力服务民生,2017年改造中心城区70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升了高层住宅用水质量;改造中心城区26片易淹易涝片区,基本实现城区主要路段雨停路干;

  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完成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投资4.27亿元……

rb20180108aa10
河长制工作督查督办

  2017

  打好治水“组合拳”

  马陵河,曾经的“龙须沟”,经过新一轮治理,如今“水清可观、岸绿可憩、景美可赏”。2017年,马陵河、世纪河等12条城市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2018年计划完成洋大河、利民河等17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到2019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显著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梳理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明确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坚持问题导向,以系统化思维,加强源头管控、水陆统筹、上下游联动、跨部门协作,科学破解城市黑臭水体难题。

  先后编制了《全市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中心城市水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组织举办生态经济讲坛之水环境整治专题讲座,出台生态河道建设技术导则,完成了10条生态示范河道建设,整治骨干河道20余条,治理17条23段黑臭水体,疏浚县乡河道485条、农村河塘3582面,启动中心城市西南片区水环境规划方案编制,开展以西民便河为中心的235平方公里水环境治理。

rb20180108aa2
自来水净化池

  “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2017年12月4日,宿迁河长制工作通过省级验收,这是全省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设区市,也是全国最早通过验收的地区之一。

  宿迁在全省率先召开河长大会,率先出台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构建,率先制定出台河长会议、一线巡查、定期述职、交办督办、联动协调、信息共享等六项制度,率先完成市、县领导任河长的319条(座)河(湖、库)“一河一策河长手册”编制,率先完成市级验收工作,县(区)验收通过率100%;举办了全国首个以河长制为主题的电视知识竞赛;全市2045条县乡以上河道、5655条村级河道,近8000名河(段)长、警长全部到位,累计解决1.5万余项(次)河湖管理问题。

  宿迁实施的“9696”工程推进河长制工作,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多次得到部省级领导点赞。

rb20180108aa6
马陵河示范段公园

  水务工程建设高歌猛进

  2017年,完成水务重点工程建设投资2.27亿元,占年度建设任务的114%,超额完成年度建设投资任务。

  西民便河整治工程、蔷薇河整治工程、老汴河区域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淮泗河增补工程全面完成,黄墩湖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工程按时开工安东河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分淮入沂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完成年度投资2亿元,高标准通过省南办专家组考核验收。

  争取省级补助1000万元,建设峰山大桥接线工程,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问题。投资8亿元的黄河故道后续工程、投资1.7亿元的黄墩湖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工程、投资1.4亿元的中运河综合整治项目以及骆马湖大三角工程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为未来水务发展夯实基础。

  深化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任务,扩大国家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累计完成改革面积27.6万亩。

rb20180108aa7
骆马湖集中停靠的采砂船已全部拆解

  “民生水务”为民生

  扎实做好防汛防旱,认真组织汛前检查,统筹做好水源调度,保障全市工农业用水。围绕城市安全,加强排水防涝工作,完成投资2.51亿元,改造26片易淹易涝片区,改造管网62.3公里,疏通排水管网1480公里,清捞窨井和雨水篦污泥5200余立方米,保持排水管网畅通。

  巩固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工程成果,制定区域供水管理指导意见,保障工程稳定运行;全面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70个,惠及58421户居民,高层居民吃水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全市农田水利工程完成投入4.1亿元,完成2个大型灌区改造、2个中型灌区改造项目,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5个农村河道疏浚项目、4个千亿斤粮食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5万亩,其中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田面积8万亩。

rb20180108aa5
清水环绕三台山森林公园

  完成“两湖”全面禁采

  2017年12月26日上午9点40分,在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曹甸村的采砂船拆解厂内,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股烟尘升腾而起,骆马湖宿迁水域最后一艘非法采砂泵船被成功拆解。这也标志着骆马湖宿迁水域持续近20年的非法采砂史彻底终结。

  全面禁采重在源头管控。从2016年4月份起,宿迁以落实中央第三环保督查组反馈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263”专项行动为抓手,正式启动采砂船“放”“拆”“改”工作。市水务局提请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河湖禁采工作会议,建立高位协调和联动机制,“两湖”非法采砂船只实现全部集中停靠,无一条非法采砂船只滞留,境内各船闸已无盗采黄砂运砂船过闸,工作重心由巡查打击转向船只管理。

  截止到2017年底,集中管制的599艘非法采砂船,骆马湖水域已全部拆解完毕,洪泽湖水域1月底全面完成拆解任务;查处涉砂违法犯罪人员212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95人,摧毁非法采砂领域黑恶势力团伙16个,有效震慑了非法采砂人员,实现河湖全面禁采,有效保护河湖健康生态。

rb20180108aa8
老百姓用上干净卫生自来水

  2018

  2018年,宿迁水务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治水为导向,以河长制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支撑,着力打造“水清、水畅、水活、水美”新景象。

  加快生态河湖建设  完善城乡河网体系

  大力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原则,打通水系连通最后一公里,消除断头河、死水沟,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连通,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通过人工干预、生物调控、自然恢复等多种措施,修复水生生物栖息地,丰富生物多样性,整体提升城乡河湖生态水平。

  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河流、景观河流、充分挖掘宿迁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使河流成为舒适的活动空间,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纽带。

  中心城区以古黄河为城市水系的主轴线,打造滨水、亲水的城市特色,外环形成生态走廊,内环沟通城市核心区,加快实施西民便河沿岸的生态湖泊建设,构建城市水景观的新亮点。分布实施水系沟通,在中心城市范围内形成河湖塘坝水系循环新布局。在县乡以农业生态系统、沟渠生态系统建设为重点,实施乡村河道清流工程,开展2个大型灌区,1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rb20180108aa4
区域供水工程管道吊装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2018年全市计划投资超40亿元,实施9大类77项水务重点工程。加快黄河故道后续工程、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骆马湖三角区生态建设工程、中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南水北调尾水导流等重大项目进度。

  此外,今年,宿迁将进一步巩固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建设成果,改造供水管道300公里,扩建3座水厂。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建设旱涝保收田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建设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以安全供水为根本,推动各地完善供水管理机制,完成6个集中式水源地达标建设,扩建2座水厂,推进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和20个城市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开展饮用水口感提升课题研究,为市民提供更优饮水服务。以畅通排水为基础,推进城市易涝片区整治,着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rb20180108aa3
水美乡村赵庄

  完善“河长制”建设  健全管水长效机制

  加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大力治理河湖乱占乱垦乱排“三乱”行为,全面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章设施和堤防滩地种植、养殖等违规违法生产活动,重点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水域进行排污口集中整治,以长效规范管理成果,彰显河长治水管水成效。  

  加大水务科技创新力度,开展智慧水务规划研究,积极推进智慧水务建设,通过监控体系建设、信息资源整合、统一平台搭建等措施,全面提升水务信息化水平和空间管理能力,实现水务业务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水务业务综合管理效能。

  遵循“五全”治水理念  提升西南片区水环境

  西民便河是宿迁西南片区主要流域性河道,全长68.85公里,有为民河、老民便河、树仁河等26条支流,因截污管网不到位,水系沟通不完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加之面源污染影响,流域内河道水质日趋恶化,长期处于劣V类。

  为了彻底解决西南片区水环境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西民便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的治水理念,从河道水系和排水处理两大系统着手,通过全面排查、分析,查找现状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治理方案,彻底解决水环境根源问题。

  排查工作自2017年8月初启动,历时三个半月,完成了西南片区235平方公里范围内河道水系和排水处理两大系统全面排查摸底。在排查基础上,形成了排水系统优化调整初步方案。

  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排查成果,优化建设方案,构建GIS系统,形成“健康档案”,加快推进西民便河整治进度,提升西南片区水环境。

  (来源:宿迁网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