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宝藏》刷屏?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有145种!

2017年12月18日 11:52:35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最近,央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再一次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

  没错,它就是《国家宝藏》!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4的科普类综艺

  通过演绎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让我们在一眼万年中

  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孕育了众多传统手工艺

  但是你一定怎么也想不到

  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然多达145种!

  不信你看!

  接下来小编就列举几项给你们看看

  什么是美爆了的南京传统手工艺品!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与苏州缂丝并誉为 “二大名锦”),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 “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南京云锦有“寸锦寸金”之称,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

  秦淮花灯

  “万盏花灯映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历史上素有“秦淮花灯甲天下”之美誉。主要有宫灯、荷花灯、柱灯、壁灯、球灯、动物灯、走马灯、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体,被称为花灯的名品。

  在南京,每年从大年廿九开始,秦淮花灯就跟年货一样,被市民买回家,挂在家里图个喜气;不买花灯的,也一定会赶去夫子庙的大型灯会,感受热热闹闹观花灯的喜庆氛围。

  金陵折扇

  金陵折扇是一种用竹木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扇面则采用花纹清晰的绵料宣纸,扇面上有气韵丰沛的书画。

  作为传统工艺,金陵折扇在参展去年的米兰世博会时,还在国际上大火了一把。

  2009年,随着金陵折扇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扇子的时代彻底成为过去。现如今市面上看到的大多数折扇,都是仿照金陵折扇而成。现如今,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则是金陵折扇唯一的官方生产地。

  南京金箔

  在中国,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南京金箔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如今南京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今中国许多寺庙及古建筑上都运用了南京金箔。除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贴饰金箔外,历史上将金箔更多地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上。

  南京绒花

  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从唐朝开始被定为宫廷御用,又被称为“宫花”。

  旧时,南京“一事三节”(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节)都以装饰绒花为习俗。每到此时,妇女、孩子都会在发髻、发辫或两鬓插绒花作为装饰。

  关于绒花的来源,有一个传说:唐朝有个妃子因为额头有疤痕,需要戴花遮丑,夏天还好有真花,到冬天就麻烦了。聪明的艺人就开始用彩绸、蚕丝等各种材料做花,这就是绒花。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格,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

  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据史书可考,明代已流传民间。

  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多聘请艺人来家用大红纸剪各式喜花,缀于箱、柜、被、枕等嫁妆之上,其它如斗香花、鞋花、门笺等品种,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如喜花之类,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围绕主题,根据内容需要,填满散花散叶,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洋,含意丰富。

  金陵竹雕

  金陵竹刻是中国传统竹雕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与嘉定派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竹雕艺术的双璧。

  金陵竹雕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数笔却意境深远。

  南京钟

  南京钟,又叫“本钟”、“苏钟”、“插屏钟”,是明末清初最早在南京根据西洋钟改制的一种南京地产钟表。

  南京钟因其工艺精湛、用料讲究,一出现就深受当时中上层人士的喜爱,当时在南京很多人家把它与瓷瓶、镜子放置厅堂中,取其“终身平静”的谐音祈福。

  (来源/南京发布、南京微生活、江苏微旅游、明清家具研习社、东方工艺、栖霞区文化馆 编辑/季玉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