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的三七八巷你去过吗?这样的蛋饺你吃过吗?

2017年12月18日 09:38:17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为一个标标准准的城南人,想给你安利个地方,这里,养刁了无数南京人的胃。

  城南人都知道,秦淮区长乐路上有条“三七八巷”。左手是光鲜繁华的水游城,右手是人流如织的老门东,对面是南京最负盛名的地标景点——夫子庙。

  不少老南京人在这里长大,这里才是老城南的“宇宙中心”。

  这条撒着阳光的安静老巷子,街边有零零散散挨家挨户的小吃店,混熟了的水果摊,和转身就能看到的老城南记忆。

  总是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城北人、河西人、鼓楼人、江宁人……趋之若鹜。

  作为一个没有离开过三七八巷的90后,这里,养大了我的胃。而这其中,有一家“哑巴蛋饺”功不可没。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网红店。

  前几天,老城南人的房顶上又晒起了各式腌菜,雪里蕻、九头鸟、大青菜……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这家“哑巴蛋饺”,藏在三七八巷犄角旮旯里。办公室小伙伴也时不时提起“你家门口的蛋饺还出摊啦?帮忙带一份赖!”

  嗯,南京人天冷的时候总是想念这一口“裹着蛋香又不油腻”的味道,毕竟,湿冷的冬天再喝鸭汤略显不合时宜。

  而三七八巷这家满足了城南人的所有想象。

  总有人问,为什么叫“哑巴蛋饺”?直白的南京大萝卜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因为做蛋饺的人都是哑巴唉!你看,就是这么真实无包装,衬托出城南人的个性。

  据说,二十多年前,三七八巷一个老小区楼道口开了间露天铺子,两个聋哑夫妻经营着,卖卖南京人喜欢的蛋饺、面筋包揣肉、千张皮包肉……因为老板专挑后腿肉,调出的馅料也好吃,蛋皮现烫现包,做出来的蛋饺更是入口即化、皮嫩肉鲜,一传十十传百,生意大火。

  实在忙不过来,聋哑夫妻也不懂什么叫加盟,碰巧几个亲戚又下岗了,于是,四五个聋哑人组成了“团队”,潜心经营“家族事业”,相互扶持着走到了现在。

  也许是身为博爱之都的南京人心善,照顾生意;也许纯粹只因为好吃;慢慢地,这家“哑巴蛋饺”走出了小巷子,成为老城南人的“宇宙中心”。

  这几个聋哑人就这样,在无声的世界里烹制美味,品尝着人间的酸甜苦辣。

  一街之隔的长乐路上,尖锐的汽车鸣笛声从不停息,但时光好像偏爱驻足在这里,二十几年来,从未打扰过哑巴家族宁静的生活。

  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这只搪瓷杯吧,边角稀稀拉拉掉落的瓷釉,见证了它磕磕碰碰的岁月。

  直到今天,哑巴家族仍在使用,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铁勺铁盆。

  将鸡蛋液倒入滚热的铁勺,让铁勺每一寸角落都包裹着蛋液,待鸡蛋液凝固成蛋皮,再舀上一勺鲜肉馅,用筷子将蛋皮两头一合,一个饱满的蛋饺就做出来了。

  一人一个煤炉,手拿两个铁勺,轮流交替加热。这才是我记忆中的“手工”味道。

  淡黄色的外表,朴素的气质,皮薄软嫩,Q弹爽口,咬上一嘴,香嫩流油的肉汁儿顷刻间就在口中蔓延开来,不要太美哦。

  正在排队的大妈指着蛋饺,手指比画着“十”字,称重收银的女人依依呀呀地点头,其间,坐着包蛋饺的几人相互比画交流,有时甚至伴随着几句疑似争吵的支吾声。这就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烟火气。

  有人计算过,制作一只蛋饺,整个过程,大约15秒。一旦开工,便不停歇。

  奇妙的是,跟上班族一样,“哑巴蛋饺”有着明确的工作时间,上午七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四点半,周日休息。蛋饺每人限量40个,码着点出摊,买不到也别叫嚣。

  你说这叫任性?我说这叫安逸。

  过年时,生意更是好的不得了,里三层外三层排队的人从出摊的楼道口直到小区外的巷子里。有的人甚至从迈皋桥特意跑过来只为了买上两袋蛋饺带回来。连南京不少饭店都慕名来订购,但是,也要排队。

  如今,日子好了,和所有不争不抢不排外的南京人一样,哑巴家族开始学着享受生活。“钱是挣不完的。”每年七八月份,哑巴家族都会停业,外出游玩。三七八巷就少了一个冗长的队伍。

  吴继宏曾说过:“南京像小户人家安稳的妻,日子久了才知道她的好,然而渐渐久了以后,也不觉得有说出来的必要。”

  即便名声在外,一到冬天,哑巴家族总会回归。一张多次修补过的桌子,几只老搪瓷杯,既承载一个家庭的重任,也盛满一个家庭的希望。

  多年来,“哑巴蛋饺”坚持每天早上五点买肉,回来后将肉洗净,和成肉泥,加入生姜、葱、料酒、盐拌匀,即使不加味精等调味品,调制的肉馅依旧鲜嫩可口。

  除了蛋饺,凭着这一手独家肉馅。哑巴家族还卖南京人尤其喜爱的面筋包揣肉和豆腐皮包肉。

  要问南京人有多爱?请参考隔壁大碗皮肚面中的皮肚,huai一口,打几个嘴巴都不丢。

  很多排队买不到蛋饺的人,总会不甘心的带几个面筋包揣肉解解馋,称一斤肉馅包馄饨。

  在家自己做,这么好的口味绝对做不出来!搁点酱油和大白菜,15分钟就可以吃了。”一个排队的老太这样说。

  听说还有打包到上海、北京、深圳的,大抵是在异乡时常想念这一口正宗的南京味道吧。

  还有那一口,三七八巷熏鱼、烤鸭、蜜汁藕、猪头肉、旺鸡蛋、砂锅活珠子、汤包……

  排队被虐得千百遍,气的再也不来了。可当捧着那一碗心心念念的美味时,又很没骨气的吸溜一大口:“根!本!抗!拒!不!了!”

  很多年来,我一直舍不得离开老城南,大抵是折服于这一个个大隐隐于市的美食吧,即使河西再贵、江宁再壕、仙林再美、城中再炫……

  南京城南的小巷总是带给我无数的回忆。冰凉的井水是彻骨的也是甘甜的,夏日冰上个西瓜,是穿着裤衩、光着膀子的大爷、伯伯们茶余饭后、走街串巷最大的享受。

  有人说南京夏天太闷太热,但炒一盘龙虾、菊花叶蛋汤来瓶金陵啤酒才是我记忆深处的南京;

  有人说南京冬天真冷,但巷口老太的柴火馄饨摊和那锅腌菜排骨汤才是我的冬天记忆;

  闪着微光,带着温度,蓦然回首,家人仍在,围炉夜话中。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