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日本:这个冬天不太冷

2017年12月12日 11:42:1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他们走进会堂,聆听历史学者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演讲;他们走进“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倾听从军慰安妇们无声的呐喊;他们走进罗伯特·威尔逊医生的家乡,寻访在那里生根的真相……一路寻访证人,为历史拂尘,让真相大白天下。“我苏”客户端、荔枝新闻独家首发记者手记,记录拍摄团队一路寻访的点滴感言。


  道路两边的银杏树已经彻底变黄,踩在路牙边厚厚的银杏叶上,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黑色的乌鸦“啊啊”叫着从头顶飞过;女孩们还是不怕寒冷的只穿着短裙从身边走过,这就是12月的日本。

  做“12·13”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海外报道,日本是必须来的国家之一。对于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尽管在日本还有很多人不愿意道歉,甚至不肯承认。但是,同样在日本,还是有着众多和平友好人士,他们积极奔走,致力于还原事件真相,希望日本能以国家的名义,对中国、对历史说一声“对不起”。

  穿着精致,化着淡妆的池田惠理子,今年67岁。退休前,池田女士和我一样在媒体工作,每天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退休后,她接管了“东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继续寻找历史的真相。

  这是一间专门为纪念慰安妇而建的资料馆,刚刚走进馆内,迎面就是墙上挂着的179位女性的照片,她们分别来自日本、中国、韩国等9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她们都在二战中饱受摧残,她们是众多慰安妇的冰山一角。红色的底板,饱受沧桑的面部特写,站在这些老人的照片墙前,我用中国最传统的致敬的方式向她们默默地鞠了一躬。对于这些老人,那是一段撕心裂肺、不堪回首的经历,如今再次撕开裂口,勇敢地面对镜头,回忆过往,只为了让更多的后人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

  在这间1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池田惠理子还特意用整整一面墙,挂上了几幅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展板,有80年前日军实施屠杀的历史照片,有南京利济巷慰安所遗址的照片,还有幸存者张秀英的照片和翻译成日文非常详细的介绍。在张秀英老人的展板上,我看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的照片,我问池田女士:“朱馆长,您认识吗?”池田女士一下子就笑了,她说:“我每次去南京,朱馆长都要请我吃饭的,我们是老朋友了。”是呀,为了同一个目标——还原历史真相而奔走的人,自然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走出资料馆,一条街之隔,就是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广场上,和平鸽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孩子们在校园里安静的读书,马路上人来人往的民众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着,人们享受着当下的和平与安宁。但是历史不容遗忘,更不容篡改,正是有了池田惠理子女士和更多热爱和平的日本友好人士,历史真相在日本永远都不会消失。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莫妍坤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