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做了一件事,值!为南京大屠杀“寻找证据的人”

2017年12月05日 21:30:13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5日早晨,凛冬的光线意外地刺眼,南京的茶亭东街上行人很少,两旁的松柏树却耸然挺立。

  正如30多年来,段月萍每一次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稳健而不知疲惫。

段月萍。本文除网络资料图片外,图片皆由段月萍提供。

段月萍

  段月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副馆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掀起一场追查南京大屠杀证据的舆论热潮,年届50岁的段月萍受命,加入南京市成立的南京大屠杀建馆、立碑、编史领导小组办公室,她没想到自己后半辈子做了一件大事。

  “这方面资料不多,我就带着两只手、一双眼来挖掘”。历史学出身的人有一种“把图书馆坐穿”的韧劲,段月萍跑遍南京各大图书馆、档案馆,还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大海捞针”,总计查找到112种、550万字文字资料,图片、照片112张。这些资料如今都成为纪念馆的展陈,编成专门的史料集。

12月5日,段月萍新书《永不忘却的记忆》发布。

12月5日,段月萍新书《永不忘却的记忆》发布

  1983年夏天,段月萍翻阅《新华日报》时,发现当年的《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来到徐州,她眼前一亮。此时的德丁是一位7旬老人。40多年前,他是第一个报道南京大屠杀的外籍记者,曾亲眼见证尸横遍野的景象。

  “那天下午2点,我联系上德丁的翻译,拿了相机就往火车站冲。去徐州的火车拥挤不堪,一路站到徐州,已是晚上8点多,火车站周边黑灯瞎火,才知道害怕。”不枉一路奔波,德丁详细告诉段月萍他亲眼看到屠杀的场景,“下关江边堆满了尸体”,再次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段月萍(右)和梅汝璈女儿梅小侃(左)

段月萍(右)和梅汝璈女儿梅小侃(左)

  “那些年,我经常一个人在外奔走,想多找一些证据,驳斥日本右翼的谬论。”段月萍曾去上海寻访梅汝敖先生的秘书杨寿林,得见一本东京审判的影集,但对方不愿相赠,在段月萍多番请求之下,答应出借3天。为了抓紧时间翻拍,段月萍连夜乘火车回宁,到家时已是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一早,她带上影集向市领导做汇报。市领导闻讯,当即指示秘书送图片社翻拍。3天后,她如约赴上海归还影集。

  寻找史料之外,寻访幸存者这些活历史非常紧迫。“最激动的事便是幸存者的口述证言与档案记载全部吻合。”段月萍说,尽管30年过去了,对幸存者的经历与证言依然记忆犹新。

  1984年3月,段月萍主持开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普查工作,他们设计登记表格,以亲身受害、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为取舍标准,经过一遍遍筛查,查到在世的1756人,包括唐广普、刘永新、李秀英、夏淑琴等一批重要历史见证人。“口述与档案互相佐证,这充分证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真实性。”

  1985年是抗战胜利40周年,南京为大屠杀遇难同胞建立了13处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终于落成。这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批又一批包括日本友人在内的各界人士纷纷来宁参观、访问。

段月萍(左)、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中),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的儿子向隆万(右)。

段月萍(左)、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中),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的儿子向隆万(右)

  如何面对日本人,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过的一道坎。

  幼时的段月萍在战火中长大,一家人从安徽芜湖逃难,跑过湖北、湖南、贵州,1946年回到老家。“逃亡的时候,经常在飞机轰鸣中度日,警报声可以讲是我小时候的噩梦,很长时间里都害怕听到它。”最终,段月萍选择理智战胜感情。“我恨那些侵略中国的日本人,但历史的归历史,对诚心悔罪的日本友人,中国人民是理性的,会选择原谅。”她说。

  最戏剧性的是,段月萍和日本老兵东史郎成为朋友。1987年,段月萍去上海迎接日本专家团时,注意到东史郎坐立不安,一直没吃早饭。东史郎对段月萍说,50年前早晨6点,他的部队从中山门入城,一路扫荡,还抢了文物。没想到50年后的这个时间,他回到了南京。“时间惊人相似,越靠近南京越觉得害怕。”

  段月萍告诉记者,在东史郎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面临国内右翼势力压力和威胁时,她曾写信鼓励他。“因为我发现他诚心忏悔,特别是在80岁高龄之后,他去各地做讲座,不怕围攻、谩骂和威胁,受到不公正判决后仍不屈服。”

段月萍接受学生采访(网络资料)

段月萍接受学生采访(网络资料)

  “我这30年,做了一件为民族伸张正义的事,值了!”当记者结束与段月萍的对话时,她用一句话安稳30年来总是澎湃的心潮。

(来源:交汇点 图片由段月萍提供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