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京|听这些南京“工业遗迹”,诉说光阴的故事……

2017年12月02日 17:09:14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时代飞速发展中,那些曾经大放异彩、象征着城市发展标签的工业遗存建筑,在城市不断的翻新中渐行渐远。

  于是,怀念旧物的城市人,在摸索中创造出惊喜的创新,寻找着新与旧的平衡点:一座座遗址建筑的二次重生,让城市的性格重焕光彩,同时产生了一种叫文化的部分,让传承带着美意流传。

  晴好的周末,不如在文字中来一场穿越之旅,一起去看看曾经光辉岁月里的“见证者”如今都是何种模样吧!

  南京第二机床厂:

  保留历史记忆

  变身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

  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位于秦淮区菱角市66号,前身为清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

  1896年,这里设立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开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道路;1959年,这里成为南京第二机床厂,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如今,这里转型为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是创业家们的成长乐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二机床厂开始走下坡路。不久之后,南京开始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老工业企业开始搬离主城,南京第二机床厂面临转型。

  老厂搬出,地块如何利用?当时厂里有人建议进行房地产开发,秦淮区政府则动员他们保留老厂房,搞文化产业园。

  一个老旧工厂如何转型为一个现代化产业园?他们首先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院对老厂进行规划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尽可能保留原有风貌。紧接着投入2亿多元对园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包括搭屋顶钢架结构、装外墙玻璃、修道路、搞绿化……2012年3月,厂区挂上了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的牌子。

  原来破旧的老厂区,现在已建设成为以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集聚了150多家领军型创业人才企业,包括洛可可、中国铁塔、浪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园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园区、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等荣誉。

  南京手表厂旧址:

  展示深厚文化底蕴

  变身十朝历史文化园

  南京手表厂旧址位于中山门外四方城的。现在,这里是一个花园式的文化产业园—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大量的进口电子表、石英表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国内组装手表的商家也多了起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钟山表开始走下坡路。为了寻求新出路,后来,南京手表厂开始承接国外订单,大量的钟山表出口到俄罗斯、中东和南非等地。同时南京手表厂也经常承接礼品订单,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活动中,经常能看到钟山表。

  南京手表厂6号楼保留建筑原貌

  2003年,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恢复明孝陵原貌,明孝陵周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按照规划要搬迁部分企业,这其中就包括南京手表厂。2007年,南京手表厂搬到城北继续生产。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南京手表厂深受影响,产品滞销,亏损严重。2010年,南京手表厂关停,厂里成立托管中心,交由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托管。

  如今,原来的老厂区变成了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整个园区占地面积近350亩,手表厂有10栋老厂房全部保留下来,包括曾经的生产车间、工具车间等。

  近日南京公布的首批工业遗产建筑保护名录当中,南京手表厂有4栋厂房入选,明孝陵博物馆所在老厂房就是其中之一。

  园区还入驻了其他14家企事业单位。在园区办公的南京庸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茶道、花道、古琴、书法等传统文化的课程培训,也经常开展传统文化的公益宣传活动。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地方风景如画,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适合文化企业的发展。

  门西南京印染厂旧址:

  变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南京印染厂旧址位于城南历史城区,占地面积约8.2万平方米。现状为南京印染厂、一棉厂旧址厂房,已列入经市政府批复的《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中的一般历史地段。

  未来,按照规划,对原厂区现状建筑按照整治、拆除、出新等方式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建筑,以办公文创、休闲体育等综合功能为核心,结合档案馆等行政设施,辅以工业遗产历史展示及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综合性街区,打造集办公、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商业配套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新的工业文明带给人们洁净的城市生活,而旧有的工业文明则可以带给人们巨大的人文享受。南京让人们享受最现代的居住方式的同时,仍保留遗留的传统,这种保护和创新是南京送给时代的别样温柔。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