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支援祖国边疆的道路上,江苏人前赴后继,步履不停。自1994年开始,江苏先后选派了8批628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1997年起至今,也已有九批江苏干部人才队伍走进新疆进行对口支援。在西北边陲,在雪域高原,他们肩负扶贫发展的重任,不忘初心,不畏艰难,奉献并快乐着。
我苏网及“我苏”客户端“苏人苏事”专栏特别推出“江苏人在边疆”手记系列,从他们的视角看大美中国,通过他们的记述体味支援祖国边疆的情怀与坚守。
通讯员/ 古力米热 刘维
“大哥,您好啊!自来水用得方便吗?”9月13日,阿图什市市委副书记、江苏省昆山市对口支援阿图什市前方工作组组长沈立新,正带领着援疆干部,对昆山市对口支援阿图什市城市自来水扩容援疆工程进行回访工作,沈立新一行走进该市松他克乡农民肉孜·买买提家,详细询问其自来水使用情况,肉孜高兴地说:“感谢党的援疆政策、感谢援疆干部为我们送来了自来水。”2014年以来,在沈立新的多方联系下,昆山市投入援疆资金将阿图什市的城市自来水扩容了一倍,惠及当地10万城市居民,彻底解决了阿图什市三个乡镇2万多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带着满腔的热忱,2013年8月,沈立新从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昆山市,来到帕米尔高原上的“无花果之乡”、边陲小城阿图什市。他没有抱怨艰苦的工作环境,而是沉下心努力工作,敞开心扉与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沈立新经过全面调研和科学研判,确定了几个首要的援疆目标:“要让阿图什市的百姓家家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要建最好的医院,培养最好的医生;要让这里的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让广大教师用上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让这里的学校拥有最优质的教师队伍。”
沈立新(左一)看望当地村民
沈立新说,这不仅是目标,更是昆山援疆干部对受援地百姓许下的承诺。
近3年来,昆山市对阿图什市水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来水扩容工程彻底改善了从前当地百姓的饮水质量,中小学校教育硬、软件设施质量大幅度提高,广大教师和孩子们享受到了超越南疆许多地区的高水平教育资源,就医条件的明显改善,更是让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为了加快阿图什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沈立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小微企业园,描绘出阿图什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小微企业园一期建设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投产的目标。
沈立新说:“看到一个个农牧民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成为蓝领工人,看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看到他们的幸福生活时,我心里备感欣慰。”
2016年年底,沈立新即将结束第八批援疆工作回昆山,但是阿图什市市委向昆山市委、苏州市委发函请求沈立新能够继续留在阿图什市开展援疆工作,沈立新说,当时自己非常感动,因为3年的付出让当地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看到了改变、得到了认可。选择继续援疆的沈立新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阿图什市幸福街道塔合提云村,沈立新有了维吾尔族亲戚亚尔买买提·吐尔逊,沈立新还和亚尔买买提结为了兄弟。
2014年8月,沈立新收到岳父过世的消息,可是,他来回只用了4天时间就回到了援疆岗位;今年,沈立新82岁的母亲不慎跌断三根肋骨住院10多天,病榻上的母亲对他思念之极,甚至在电话里恳求:“你就当我病重了,回来看我一次。”由于当时昆山市援疆各项任务刚开头,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城区等7条框架道路、22所中心幼儿园新建扩建、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分院要试运行等等,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忠孝难以两全,沈立新一面叮嘱家人照顾好老人,一面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2016年年底,沈立新获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称号并被记二等功一次;2017年5月,被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章。沈立新说:“为了克州百姓的美好生活,我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