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首先是公民的文明|我苏时评

2017年11月22日 11:00:0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我苏网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我苏网及旗下“我苏”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几天,一封感谢信在宿迁人的朋友圈里刷屏。在宿迁以测评总分第一名荣膺 " 全国文明城市 " 称号后,宿迁市委书记、市长第一时间给全体市民发出了这封感谢信。信中多次出现“感谢你们”的句式。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被誉为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正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内涵,各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创文”工作往往成为一段时期内当地的重点工作。

  宿迁之所以能在三年时间内就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市民的支持与配合。就像感谢信中列举的:“顶着烈日执勤,汗水湿透了衣背”“耐心地礼让每一位行人”“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因而,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感谢不是空话和套话,而是为政者取得政绩后真心回馈的大实话。

  有别于许多其它很多称号的创建,“创文”不仅是一次政府行为,更是一场全体公民的行动。如果在“创文”过程中光有政府摇旗呐喊,没有百姓的配合与支持,这项工作就难以开展下去。进而言之,“文明城市”称号不光是对政府施政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市民文明行为的嘉奖。

  文明城市首先是公民的文明。比照文明城市评选的若干指标,无不与“人”的作为产生直接联系。例如市容市貌、公共道德、交通规范、市民满意度,这些指标的维护需要每个城市公民的努力。在很多城市的“创文”行动中,往往可以看见广场舞“大妈”活跃的身影。这些平日里专注于柴米油盐事的家庭主妇,在“创文”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余热,才使得“创文”得以无死角地开展。


(2016宜昌“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

  文明氛围就是有一种木桶效应,一个城市文明尺度有多高,不取决于其中文明水平多高的人怎么样,而取决于当地文明水平的基准线在哪里。事实上,人们对文明的体验,也往往来自于文明的基准线。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往往成为“创文”评审的重点区域,正是因为这些地方最能反映文明水平的基准线——比如,车站的公共厕所很干净,别的公共厕所就差不到哪里去。

  笔者前段时间有这样一段经历,到西北某个城市出差,发现当地出租车一律不打表,以司机报出的价格为准,有时还要经历曲折的讨价还价。当地陪同的朋友则说,前段时间“创文”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出租车全都乖乖地用起了计价器。这种“创文”期间突然守了规矩,“创文”过后一切照旧的现象,着实让人恼怒,事实上,这座城市也没有成功获得“文明城市”称号。

  对所有城市而言,“创文”的成绩不光要看当下,更要看长远的未来。如果为了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大动干戈,全民动员,获得称号过后就懈怠,莫不是一种折腾和形式主义。正如宿迁的感谢信中所说的愿景“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变成宿迁永久的底色、永远的名片”,文明不是一场过关的期末考试,而是一场随时都要抽查的日常监测。

  没有公民,则没有文明;没有公民的文明,则谈不上一座城市的文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刚刚落下帷幕,不管是成功获选的城市,还是遗憾落选的城市,都应该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二字,把文明视为一种习惯,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称号。全体公民也要学会把“文明”内化于心,做堂堂正正的文明人,以现代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