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 不美美吃一顿螃蟹,怎么能告别秋天?

2017年11月16日 15:12:14 | 来源:淮安旅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人爱吃蟹。不分南北,不分雅俗。蟹立冬,影无踪。立冬以后螃蟹就会越来越少,但这时的螃蟹才算真正长足,尤其是雄蟹的蟹膏,已是丰满醇厚、风味最佳。

  蟹之鲜美,无需任何佐料调料,只需清蒸即可。清朝美食家张岱一言便概括了:“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戏剧家李渔则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达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爱蟹之人,对蟹的馋嘴程度不亚于嗜酒。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有《尖团》诗曰:“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即螃蟹)。”用一首诗换两只螃蟹,这种美食家精神,放到今天可说个极品吃货了!!

  好蟹知时节,须有人品味。带上一份吃货的行动力, 寻淮安美味螃蟹。

  洪泽湖大闸蟹

  洪泽湖大闸蟹产于洪泽湖,自古闻名遐迩,其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黄如金,隋唐以后一直到现在,洪泽湖的大闸蟹就一直很有名,作为朝廷的“贡蟹”。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洪泽湖大闸蟹一直就是响当当的名蟹。

  俗说:“蟹肉上宴百味淡”,意思是宴席上只要上了螃蟹,其它菜肴就显得没有味道了,这说明螃蟹在美食中所占的地位。

  洪泽湖史有悬湖之称,为地上湖泊,是全国大湖中唯一的活水湖,全湖面积2271平方公里,水质优良,极利于优质大闸蟹生长。大闸蟹的背面有字母“H”的形状,是洪泽湖大闸蟹的天然“地理标示”。

  白马湖大闸蟹

  白马湖大闸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白马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白马湖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纯如镜,水深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宜人,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湖田周围没有任何污染源头,阡陌交错、绿树成荫、天水一色、鸥鹭翔集,有着令人心醉的自然环境。

  白马湖大闸蟹因生态养殖而膏厚脂肥、味道鲜美。

  金湖大闸蟹

  湖边上长大的人都有这种情结,就是一到这个时候,就想吃螃蟹。就跟一到端午就想吃粽子,一到过年就想吃饺子一样,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尤其是重阳节后的螃蟹,黄满油足,比起洪泽湖的大闸蟹都丝毫不逊色。

  每天夜里两三点钟,金湖的渔民划着小船到湖中央,开始捕捞。日产斗金的金湖名不虚传,网里全都是一个个拳头大小的螃蟹。

  饱满的蟹黄闪闪发光,就像一座诱人的金库。吃一口柔滑鲜香,绝对是秋天最无与伦比的美味。

  有时候,对一个季节的想念,就源于一种食物。金秋的颜色,是丰收的稻谷,也是蒸熟的蟹壳。秋月之高洁,终比不过人间烟火。吃是一种最原始的安慰,也是一种岁月流逝中的陪伴。一年一度的吃蟹季,无论如何不能免俗。

  (来源:淮安旅游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