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博士到中国“十佳编剧”,他走了一条“捷径”

2017年11月15日 17:30:53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李向民,江苏盐城建湖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2017年2月,李向民和王丽萍(《大好时光》)、刘和平(《北平无战事》)等一起获得“全国十佳电视剧编剧”大奖。据悉,这是近年来,江苏剧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今年恰好是李向民以“南柯”为笔名创作剧本的第10个年头,他创作的《大清盐商》、《郑义门》、《四十九日祭》等广受好评。从经济学博士到“中国好编剧”,李向民的编剧之路相当特殊。

李向民编剧的主要作品有:电影《多大事啊》、电视剧《大清盐商》、电视剧《四十九日祭》

  复旦经济学博士“胡思乱想”走上编剧路

  2008年夏天,一部用南京人口头禅当片名的电影《多大事啊》上映。在那个年代,小成本制作上了暑期档,又撞上了《博物馆奇妙夜2》这样的好几部好莱坞大片几乎等于“炮灰”。没想到上映后该片口碑不俗,在很多电影院影院“坚挺”了三个星期。这部《多大事啊》也正是李向民第一次写剧本。

  2007年春节后某一天,李向民作为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来到位于绿博园的拍摄场地慰问《南京浩劫》剧组。有工作人员提到,根据图纸改造的6辆装甲车已经做好了,他就开玩笑地问:“这些车怎么运到绿博园?总不会半夜偷偷开过来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是,李向民却从中获得灵感,于是有了电影《多大事啊》。这是他第一次写剧本。就是这个偶然的灵感,让一个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走上了编剧道路。

  “创作生涯,感谢3位老师点拨”

  “不是科班出身的我学到了科班几年学不到的东西,可以说,我走了一条捷径。”李向民说,“在我的创作生涯中,要感谢3位老师级人物的点拨,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李向民口中的3位老师,1位是编剧史建全,1位是导演张黎,1位是剪辑师周新霞,正好涵盖了影视作品从前到后的3个创作阶段。

  史建全是著名影视剧编剧,作品包括《一双绣花鞋》《无悔追踪》《寻枪》等。“跟史老师学会了怎么写故事大纲,故事大纲又如何变成完整剧本,这是编剧基础的专业课。”

  而跟导演张黎的合作,让李向民对编剧有了全新认识。两人第一次合作是电视剧《大清盐商》。在剧组,张黎向来以严谨苛刻著称。“剧本出来后,张黎和我一场一场讨论剧本,白天讨论,晚上回去我还要连夜修改,第二天再讨论修改后的部分,就这样足足磨了两个月。”这份细致让李向民印象深刻。

  《大清盐商》的后期制作时,李向民又“偷师”著名剪辑师周新霞。坐在剪辑台上一个月,看着自己作品被剪很心疼,但很快李向民便发现有些删减在剧本创作阶段本可以避免。“有的戏就不该写,有的戏还需要再丰满。电视剧必须在第一集就抓住观众眼球。”  

  丰富阅历让剧本体现“不一样”

  今年50岁的李向民人生经历可谓丰富。除了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担任过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外,他还担任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五处副处长、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访问学者等职。

  1986年,李向民在国内首次提出并阐述“精神经济学”理论,成为精神经济学和艺术经济史学创始人。这些过往经历,对于他创作剧本,无疑是一座宝矿。

  合作《四十九日祭》时,导演张黎明确提出电视剧中要有战后清算战犯部分。于是,参与编剧工作的李向民,在原著之外创作了书娟从南京逃出去8年后重回南京这一段。“从帮助检察官查访大屠杀幸存者,到寻找日本人的罪证,再到跟战犯交锋的过程,一点点深入故事,最终书娟从检察官助理变成证人。”

  而在《大清盐商》中,如何精准抓到大商人的思想境界、心理状态,准确地把他怎么跟最高统治者、怎么跟官场打交道展现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李向民写起来却比普通编剧轻松自如,“我本身既是学者,又做过政府官员、企业董事长,可以说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体会,这对我在塑造人物和设计情节上有很大帮助。”

  不为码字谋生,只写有兴趣的东西

  在强大的兴趣爱好的支撑下,李向民这十年创作了一系列的剧本。有意思的是,它的剧本风格类型不仅不统一,而且可以说是迥异。这其中,既有关注80后生存状态的都市喜剧《多大事啊》,也有惊悚悬疑片《青魇》;既有抗战剧《狭路相逢》,也有历史正剧《大清盐商》,甚至还有电视动画片《郑义门》。个中原因,李向民说大抵还是因为兴趣,他当编剧不为码字谋生,只写自己有兴趣的东西。

  对于写剧本,李向民绝对是有瘾的。工作忙碌的他,只能凑空熬夜创作,但是他却乐此不疲,沉浸其中。“所有的事情兴趣是最重要的。你认可一件事,就会投入进去,在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时是最快乐的,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你想象中的故事,上千万人跟你一起做梦,一起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这种快感是其他行业很难体会的。”而对于李向民而言,编剧生涯最痛苦的事就是跟观众不停的在较量智商,“如果观众自己都能预料到剧情走向,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满意”。业内人士常说,编剧就是不停给自己“挖坑”,然后再想尽办法,把坑填起来。李向民坦言:“熬过了这个难关就会发现,最难的坎走过去,往往才是最精彩的开始。”

  (来源/综合自交汇点、南京日报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