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元平:刑侦行家的“最后一班岗”

2017年10月27日 07:26: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走,小王,咱师徒俩再去出一次现场。”今天(26日),是南通启东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副主任科员施元平工作的最后一天,他象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单位,换上干净的工作服,带上新收的小徒弟,坐上了去勘查现场的警车。

  “一个警察就像一棵树,扎根公安在哪儿,就要撑起一片天,为百姓遮风挡雨。”没有豪言壮举,破获数百起案件却从不居功自傲,从警33年一直默默坚守在刑侦技术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1957年10月出生的施元平,牢记一个党员的使命,像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稳扎稳打,33年,先后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工干部、破案能手、市政府记功、嘉奖等多项荣誉。他所经受的艰辛和汗水凝结成一本耐读的书,激励着年轻的同志继续前行。

  施元平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1995年开始从事技术侦查工作,开启了启东公安技术侦查从无到有的时代。从骑着自行车看现场到开摩托车赶现场,再到现在警车5分钟必到现场,他在刑侦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侦查、技术什么都干,肯吃苦、不抱怨,曾经为了一个案子在乡镇招待所里连待数十天,不破不回。

  “干公安工作苦,干刑警更苦,干技术最苦”,他的手机24小时待命,每当发案,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白天黑夜,立刻就要奔赴现场。而当一桩桩盘根错节的案件终于水落石出时,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喜悦,又要默默奔赴下一个现场。近日,启东市某4S汽修店店保险箱被盗,损失现金近20万元,施元平带领民警在现场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认真开展勘查,获得关键性证据,对案件破获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终该盗窃保险箱团伙被迅速抓获。因业务精通,技术过硬,2007年至2009年,施元平被江苏省公安厅聘请为“刑侦行家”。

  33年,辛勤耕耘,星移斗转。同事们换了一茬又一茬,施元平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年过半百的技术权威,但他从不倚老卖老,对各项规章制度,身体力行,为民警作好榜样;对评先奖优,设法推让,把机会给年轻民警;而对年轻民警的求教,他总是耐心解答,悉心指导。技术中队里每每来了新的技术员,他总是会认真传帮带:悉心教导新民警勘验现场的细节、难点,提醒他们注意工作上容易出现错误的事项,一旦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他总能以自己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刑侦技术中队的年轻人顺利接过担子,能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年轻同志刚刚接手技术工作出现的不适应或者不耐烦心理,他总会主动沟通、热心疏导,做好开导教育工作。

  10月27日是施元平退休的日子,就要离开心爱的岗位了,他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把单位的勘察箱、工作台擦得干干净净。“马上就要退休,以后想天天擦都难啦!” 眼角的泪水、朴实的话语,蕴藏的是他对公安工作的无限眷恋。退休前,技术中队的民警、辅警拉着老施趁着工作间隙,在刑侦大队的院子里留下了唯一一张全家福。捧着照片,老施笑着说:“这是我一辈子工作的地方,是我的家啊。退休以后,我会尽我所能继续发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余热,为公安工作再贡献一份力,在夕阳中继续走好人生之路。” 这就是一位普通公安民警33年公安生涯的“最后一班岗”,高山缄默,自有一种巍峨;大海不语,自是一种深远。祝福你,“刑侦老师傅”。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董秀芳 黄春华 编辑/赵姗姗)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