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佳刑警”张双印:一个刑侦警察的“印迹”

2017年10月13日 09:29: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电影问世后,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一部属于整整一代人记忆的警察故事电影。

  “我是警察!”几乎每一部电影里,这句台词都会在恰当的镜头里出现。

  连云港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三级警长张双印很喜欢看电影,虽然工作很忙,但他总会挤一点时间看看那些“警察故事”。而每一次听到这句台词时,他都会浑身起劲。

  作为一名刑侦民警,张双印说,“我是警察”,更是一种担当——平凡日子里的坚守,危难时刻的担当。

  也因为此,和镜头里的“警察故事”相比,他的警察故事或者叫“印迹”,比电影镜头更饱满、更丰富。

  张双印,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三级警督。2004年6月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痕迹检验专业,同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三级警长、省公安厅刑侦专家组成员、公安部刑事技术特长专家,从事大要案件现场勘查和指纹管理比对工作。

  从警13年 ,他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不断运用和创新指纹比对技术,查阅指纹档案百余万份,破案360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50余起。通过疑难指纹比对直接查破了 “2014.9.26灌云县下车镇特大杀人案”、 “2004.7.17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强奸杀人案”、“2008.8.5连云港市滕某某被杀案”、“1999.9.7连云港市史某被杀案”、“2004.3.8”徐州市沛县杀人抢劫案”、“1988.3.29” 常州市武进区信用社杀人案”等22起公安部及省市督办杀人案件,得到全国同行,省、市领导和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

  其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7次,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岗位”、“全省公安机关侦查标兵”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创新的“张双印指纹工作法”先后在全省、全国范围推广应用,2013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三等奖,并获得2011年度江苏省公安厅科技强警科技应用三等奖,2017年被江苏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改革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以其姓名命名的 “张双印工作室”被评定为连云港市公安机关 “四项建设”示范点和随岗训练基地。

  痴迷指纹:别人看20份,他看100份

  城郊,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指纹室里,张双印安静地坐在电脑前,面前的指纹图库,就像一个个迷宫一样,而他,要做的就是走进迷宫,从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找到犯罪分子。

  起身,站到窗前,远眺几分钟。夜已深,马路两旁永夜不熄的路灯,比前半夜减了光辉。

  这一夜,不知道又要熬到几点。张双印并不在意此时的时刻表,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颠倒”,他在意的,是要花多长时间去还原一个个真相。

  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做某件事的。你可以说是使命,是天赋,但更多的是一种热爱、一种执着。张双印,就是这样的人。

  上高中时,张双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侦探小说迷,在同学眼里就是福尔摩斯的铁粉。毫不意外,上警校时他选了痕检专业,课程不够解渴,他课下经常研究指纹类书籍。

  2004年毕业,张双印主动要求到东海县公安局搞指纹研究,仅工作8个月,他就独自通过指纹侦破一起案件。

  那是20054月,东海居民刘奶奶家被盗,老人流着泪对张双印说,被盗金首饰都是祖传的,准备给小儿子娶媳妇用。他听得心中沉甸甸的,看完现场便扎进指纹库,4小时后锁定有盗窃前科的肖某。当天肖某即落网,首饰被全部追回,并带破其他盗窃案件10余起。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对指纹产生了浓厚兴趣,心里暗暗发誓要在这方面弄出点名堂来。

  在公安刑侦领域,指纹比对很重要但也最枯燥。大家公认的说法是,“对着放大的指纹,如果有密集恐惧症,估计几个小时就疯了。”而张双印从那会开始,经年累月盯着指纹找线索。

  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刘卫东介绍,比对指纹时,别人对比20枚就差不多了,张双印却要看上50份、100份才放心。他总说,多看一份也许就有新发现。这份细心,让他独当一面,相继拿下“2006. 6.30”特大盗窃案,“2006.12.7”杀人抢劫案,“2008.5.29”系列抢劫案,连云港“8.5”杀人案,“2009.4.22”系列强奸、抢劫案等一大批重特大案件。

  从警13年,张双印通过指纹破案3600余起,破获重特大案件150余起,直接查破命案22起,在一些久侦未破的重特大疑难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全省刑侦战线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指纹神探”。

  锲而不舍:“唤醒”沉睡10年血指纹

  有人说,习惯是养成的,爱好是培养的。

  对张双印来说,这个爱好虽然是天生的,但习惯确实也是养成的。

  入职后,张双印在指纹研究方面近乎痴迷,一有时间就阅读指纹方面的书籍,或者去找同行和专家学者求教。

  那段时间,他的生活状态基本上是:白天出现场,晚上在冷冷清清的指纹室看指纹,第二天凌晨回家休息,即使有了小家庭也是如此。别人花前月下的时候,陪伴他的是指纹;别人聚会娱乐的时候,陪伴他的是指纹;别人假日休闲的时候,陪伴他的还是指纹。

  “那会儿确实有点疯狂,整个人就围着指纹在转。”再提及这些年的坚守和执着时,张双印只是用这些玩笑话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非要用一个词来概况张双印养成的习惯的话,还是那句话——不忘初心。13年的坚守,让张双印几乎与指纹系统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同事们总开玩笑说,张双印是专门为指纹认定而生的。这句话,并不夸张。

  20097月底,26岁的张双印因连破大案被破格上调到市局刑警支队。那段时间,他和电脑较上了劲,每天连续超过十五个小时端坐在电脑面前,对积案指纹一枚枚研究、比对。

  812日晚,一枚模糊的血指纹进入他的视线。这枚血指纹,足足“沉睡”了10年,张双印和很多刑侦技术人员对其都很熟悉:

  19999月,海州区幸福路街道办副主任史某在家中被杀,现场只提取到这枚指纹。十年来,这枚指纹经全国公安指纹会战及无数刑侦技术人员比对,都没有结果。

  “看到这枚血指纹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心为刑警的声誉而战,一定要拿下它,让凶手伏法,让被害人安息,让被害人家属得到抚慰。”

  “指纹检索对比,主要是要编辑好特征——编辑好,就能比对上。”

  张双印决定再试试。他把模糊不清的指纹点、眼、勾、桥、棒等特征重新编排并发到指纹库对比,还是无果。会不会是样本库内指纹条件不好?调整思路后,张双印重新标记指纹特征,把特征模糊化后再比对。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乎三天三夜没合眼的张双印终于在第三个晚上,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继而破获了这起积案。

  指纹比对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大?其实,并不像影视剧里看的那样神奇。张双印练就的“火眼金睛”,都是靠一点点的耐心磨出来的。

  “一开始,要看很久,长时间对着黑白屏幕,眼睛疼的都流泪,颈椎也特别的酸。但是,指纹比对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兴趣,从中我能感觉到快乐。”

  独门秘诀:一个月连破6起重大积案

  13年的坚守和执着,张双印付出了太多,也收获了无数荣誉。面对这一切,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工作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份责任、一种艺术。”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张双印知道,下苦功有效果,但不一定很漂亮。

  “人的手指有血有肉,即便是同一个人,作案时不同的用力、不同的受力面,现场留下的指纹也不一样,变形非常普遍。”

  “而指纹库中的样本也是在不同情况下采集录入的,也有残缺的、变形的、模糊的,系统未必能全部自动比中……”

  “指纹认定看起来单调,实际上奥妙无穷。”张双印说,指纹检验学问很多,斗、箕、点、眼、沟、弓形线、环形线……不足方寸之地,却扑朔迷离,变化万千。

  在张双印的眼中,每一个指纹都是一座隐藏无数秘密的迷宫,而在迷宫的末端就是一个个犯罪分子。而他要做的就是走出迷宫,找到犯罪分子。

  2009年底,公安部下发了5000枚历年来久侦未破的积案、难案的重点指纹,其中不乏疑难命案,要求各地警方开展比对。

  201017日,在辨别“2004.3.8”徐州沛县杀人抢劫案中的第二枚现场指纹时,张双印发现,按指纹系统标记的12个特征点,向指纹库反复发送比对,可怎么也找不到符合的指纹。

  难道这个“迷宫”没有出口?不可能!张双印一遍遍放大仔细观察这枚指纹,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系统标记的指纹特征点比较分散,对一些稳定可靠的细节特征还存在漏标的现象,而指纹的特征点越集中越稳定,比对出来的可能性才越大。经过重新编辑,张双印把一枚标记16个集中可靠的特征点的指纹,重新发送比对,结果与系统给出的排名第一的嫌犯高某左手拇指的指纹相符。这一搁浅6年的公安部督办命案就此告破。

  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灵活的头脑,张双印乘胜追击,短短一月,一举“捞”了“2004.10.6”徐州市鼓楼区入室抢劫案、“1988.3.29”常州市武进区供销社故意杀人案、“1993.1.28”南通市任港乡王文英被杀案、“1999.1.13”南通如皋市东陈镇拦路抢劫案等6起大案,成为全省唯一比中公安部下发的重点大案的技术人员。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确实,工作也是这样,只有把它当成一门艺术去看待,去雕琢和创新,才会尽可能精益、精致。

  这些年,实战让张双印打破常规,总结创新出指纹“分区比对法”、“串案手工比对法”、“缩放比例查询法”等18种技战法,在省内外一系列破案攻坚战中大显身手,一个个真凶被从黑暗中揪了出来。

  这个上午,一个警察故事的电影原形人物就坐在我们面前,临了,我们才发现,这部电影,太丰富了,一时半会是看不完的。就算是写影评,这零零散散的几千个字,也是叙述不完的。

  张双印的警察故事,还没有结束,仍旧精彩着。

  一部电影的好坏,是需要叫好叫座来表现的。但张双印说,还请大家就祝愿他们的“电影”内容平淡一点吧。大家一起努力,共筑“平安梦”,等筑牢了这个“梦”,他们,也将不再出演“主角”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