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6日,2017南京森林音乐会将在中山陵音乐台奉献为期六晚的经典音乐盛宴。
10月3日登场的“森林的礼赞”音乐会,是一场“中西合璧”式的视听饕餮。指挥大师,横跨中西的音乐造诣,半生心血用在了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演出乐曲,中西方交响经典并重;苏交乐团成员,中外兼收,中乐西奏;苏芭舞者,擅长西方芭蕾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式古典风舞蹈配西方交响……
古典音乐与大自然的碰撞
在我们正常的印象中,古典音乐一般会在一些高端的剧院里演奏,你是否想过在森林中听着古典音乐,看着芭蕾舞是什么样的感受。
所有的形式中,在大自然中去聆听古典音乐。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聆听大师们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工作的疲惫,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失意顿时消除,心中充满虔诚和敬畏,灵魂接受洗礼,生命迸发火花,这是一种美仑美奂的艺术审美享受和精神大餐。这样的聆听效果与在家里、在音乐厅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信,可以试试。
苏州交响乐团副团长朱蕙心女士表示:此次在音乐台的演出,因为中山陵音乐台建成于1933年,距今已有84年,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露天演出舞台。所以这么有历史文化的地方演奏肯定会给乐团带来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演奏家们都非常期待此次的南京演出。
音乐台由关颂声、杨廷宝两位大师设计,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和自然声场,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堪称自然与建筑的完美统一,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户外森林演出胜地。
看“中国第一棒”指挥“联合国”团队
10月3日的演出,由音乐总监陈燮阳亲自带队,走进森林,走上音乐台,让更多的南京听众,体验我们年轻的交响乐和乐团的多样可能。
有着“中国第一棒”美誉的苏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特邀指挥陈燮阳大师执棒本场音乐会是一大亮点,陈大师是地地道道的江苏人。
陈燮阳开创了中国当代音乐史上的多项第一: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中国指挥家“第一人”;第一个指挥并录制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第一个在中国推行国际通行的乐团演出季制,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改革;第一个率领上海交响乐团进入柏林爱乐大厅演出;第一个指挥并录制中国作曲家朱践耳的交响曲全集和管弦乐曲集;第一个同时担任京沪两大院团的第一把手(陈燮阳于2000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中央歌剧院院长兼首席指挥);第一个创办民间性的音乐社团———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如果把中国现当代交响乐事业比作一部风雨交加而又恢弘磅礴的音乐史诗,陈燮阳无疑在其中写下了可歌可赞、浓墨重彩的乐章。
苏交汇集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摩洛哥及美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音乐家,亚裔和欧美裔约为3:2,在江苏独树一帜,是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富有活力并深具潜力的艺术团队。交响乐演出和欣赏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我们江苏也吸引很多国际艺术家前来,为我省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做贡献。
这场演出是名副其实的指挥大师带着“联合国”团队的表演。
首次参与 让交响乐更加大众化
苏交副团长朱女士说,为了此次森林音乐会他们也有些特别准备,这是苏州交响乐团第一次参加森林音乐会。
此次音乐会恰逢国庆假期,又是首次参加,所以在选曲方面都是选择较为通俗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将奏响多部中国传世名曲如《红旗颂》、《茉莉花》以及世界传播度较高的《卡门》第一组曲和贝多芬交响曲等等。年近8旬的陈燮阳老师,根据锡剧《双推磨》亲自改编了交响曲《常锡行》,很有江南情韵。
中国音乐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外国乐手用心感应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语言和历史情怀,再进行新的传递,充分展现出中西方的音乐交融,并以此献礼祖国68岁华诞。
交响遇见芭蕾,指尖与足尖的“对话”
在本场演出中,苏州芭蕾舞团将奉献惊喜客串演出,“指尖”与“足尖”的激情碰撞,将为观众带来视听升级。苏州芭蕾舞团先后创编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葛蓓莉娅》等芭蕾作品,并受邀在波兰、新加坡等地演出。在本场音乐会上,该团将伴着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翩翩起舞,并奉献新芭蕾舞剧《西施》的精彩片段。
手指与乐器间奏出的华美交响音符,芭蕾舞者足尖流露的曼妙舞姿,伴着或清婉或欢悦的交响曲,芭蕾舞者在音乐台上翩跹,这在中山陵音乐台的演出史上是第一次呈现,户外芭蕾在国际户外音乐会上也不多见,相信这样的舞乐融合会带来不一样的假日视听“奢享”。
苏州交响乐团期待南京演出
苏州交响乐团已经来过了两次南京,第一次是5月19日的江苏发展大会,第二次是8月29日的2017 iSING!
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南京音乐会,两次都是在南京大剧院举行。苏交副团长:我们的团员在南京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迅猛发展。团中的一些国外音乐家多数来自一些古典音乐已经根深蒂固的国家,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京居然有如此规格的音乐演奏胜地,古典音乐发展也如此迅猛。
(来源:南京发布;编辑/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