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面孔 | 陆寻:用艺术向南京和这个时代致敬

2017年09月08日 15:49:17 | 来源: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周【一城十面】预告片

  编者按:

  2017年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纽约站将在9月7日至9月13日期间举办。届时,“一城十面”影像环节,将展示10位来自南京各个领域、行业、年龄段的“南京面孔”:有喜爱街头小吃的餐饮企业家,有用心阅读自然这本书的艺术家,有让秦淮花灯绽放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非遗传承人……所有人拿去身份,保留最纯真的“南京芯”,通过影像装置呈现10部“我的南京”城市剧本,在纽约中央火车站向世界传达一个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的“南京故事”。 

  以下为“南京面孔”之陆寻。

  陆寻,收藏家。他是四方当代美术馆的创始人也是艺术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他曾入选“亚太地区40位40岁以下最富启发青年”也被国际权威网站artnet评为世界百位艺术收藏家他在南京参与建设的庞大建筑文化群落向世界展示了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孕育出的与国际接轨的当代艺术

因南瓜爱上收藏,他说,要立足当下,关注自我

  陆寻的收藏始于一件仅仅是觉得好看就收藏的草间弥生的“南瓜”。几年的沉淀后,陆寻对于收藏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理解,他认为自己收藏的作品一定要关注现在,要能更强烈地与自身产生联系。

  他的收藏兴趣一部分是受他父亲的影响,“我能感受到他的喜悦。”其父的收藏主要是传统书画、民国时期名人手迹等,他至今仍然记得父亲对于藏品如数家珍的情景,“每一件手迹他都能说出是哪个年代谁写给谁的,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我没有那个沉淀,没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些藏品,也很认同它们的价值,只是力所不能及。”不过后来,当代艺术让陆寻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精雕细琢,学霸的他打造出充满灵性的艺术馆

  四方美术馆从2006年就成立了,初衷很简单,仅仅是凭着对当代艺术的热爱,与对当代艺术支持的责任感。2010年老馆闭馆,至2013年新馆开馆,建造期间他就在重新考虑美术馆的定位,希望可以让参观者在享受自然,艺术和建筑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陆寻眼中,收藏当代艺术意味着对现实的精确把握,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必定凝结了艺术家旺盛的创造力。“我们虽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但好作品的特性便是能够感动人的。”

  对于整个园区建筑、个人收藏乃至美术馆展品的甄选上,陆寻又保持了理科学霸出身的严谨。四方当代艺术湖区历经十年策划、筹建,每一个建筑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与设计师长期磨合,多次修改才最终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的。

  在当下利益导向为第一的形势下,陆寻一直坚持着自己认可的理念,他希望正在不断演化中的四方当代艺术区里,艺术和建筑和谐共存,公众不仅能够欣赏当代艺术和建筑空间之美,也能脱离城市喧嚣,冥想沉思,在这里获得灵性的满足。

多重身份,他要做有意思的事,做有附加值的事

  如今,他既是四方当代美术馆的馆长,又是馆藏拥有者,还是老板。按照目前国内私人美术馆的一般做法,通常会聘请一位馆长或学术顾问,要么成立一个学术委员会。但是陆寻暂时还不想这么做。

  在他看来身份的重叠可能会产生某种有意思的化学反应,如果请一位学术的馆长,美术馆的定位就被局限了,但如果是一个收藏家,或者是一个艺术爱好者,通过和不同的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合作,反而会让更多人感兴趣,也保留了更多的可能性。

  做有意思的事,做有附加值的事,是陆寻行事的标准。四方可能会有一种“出世”的感觉, 它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游乐场,这就是陆寻对它的定位。陆寻希望可以呈现给大家一个特别单纯的,有气质的场所,让艺术回到它的本质。

他打开一扇门,使古都南京与国际当代艺术“相爱”

  陆寻作为年轻的、当代的、与国际接轨的当代艺术收藏家和美术馆创始人出现,向世界展示了六朝古都的南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还孕育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当代艺术

  反过来说,它既是一扇国际当代艺术走进我们视野的门,也是我们学习了解国际当代艺术趋势和走向的一扇窗,它滋养了南京当代艺术的发展。

  今后再有游客慕名来到南京,将不仅可以看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还可以去老山寻觅这座被纽约时报提名为“世界最佳文化景观”的四方美术馆。

  (来源: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