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畔共仰千秋——扬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史可法纪念馆

2017年09月06日 16:54:06 | 来源:扬州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为扬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史可法纪念馆展示了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坚韧刚毅和凛然正气。史可法纪念馆,又称“史公祠”,位于扬州北护城河的北岸。始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962年朱德委员长为纪念馆题写了馆牌。

史可法02

  史可法为人熟知的是他在扬州抗清的事迹,其实在他为官期间,也是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当年史可法在六安为官时正是荒年,蝗虫肆虐,于是他自捐俸禄、修筑城墙、开设粥厂、救济百姓,并奏请朝廷减免赋税,为百姓实实在在做了很多好事。后来老百姓知道他离开六安时,都自发出城哭泣跪送。

史可法03

  明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摄政王多尔衮趁机带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一举拿下了徐州、亳州等军事重镇,直逼位于长江北岸的扬州。当时的扬州,成为南明政权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御敌屏障。然而,就是在无天险可倚、无重兵可用的扬州,清兵第一次遇到了入关以后军民一体的顽强抵抗,带领扬州民众奋力抗清的就是史可法。

  期间多铎前后五次派人拿劝降信给史可法,但史可法没有理睬,而是发出了扬州城共存亡的誓言。当他被俘后,他说守扬州城是他的事,不关扬州百姓的事,希望多铎宽宏大量,放过扬州的百万生灵。   

史可法04

  史可法生前曾说:“我死,当葬梅花岭上。”如今,史公祠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瞻仰。“死而不亡者寿”,史可法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来参观史可法纪念馆的学生们说,通过学习史可法的英雄气概、爱国事迹,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