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傍晚,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的一位刚入院的患者和病友下楼散步时突发心跳骤停、意识丧失,情况非常危险。值班医生迅速赶到,一场急救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21年4月17日17点17分,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刘梅和护士两个人一起冲出去。当时她们看到病人在地上躺着,已经没了反应。刘梅发现病人的大动脉搏动是没有的,心前区也没有跳动。她当时就判断病人是心源性猝死,赶紧实施胸外按压,同时让护士赶紧去拿简易气囊辅助呼吸。大约过了1分钟,刘梅感觉病人的面色稍微好了一点。
17点19分。心电图机器推了过来,医生连上检查病人是病因,发现是室颤。再将病人抬到担架车上,往急诊室转运的时候,心脏科和急诊的医生也都同时赶了过来。
17点28分,在转运途中,心血管中心医生张敏继续在担架车上对患者胸外按压。
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张敏说:“这个过程中是不能间断的。在下面随着车,幅度和力度都是不够的。我在平车上面给他一路按到急诊。”
17点33分,急诊医生为患者电除颤。
刘梅说:“大约在急诊室电除颤了十几次,病人的心跳逐渐稳定住了,后来也慢慢有点意识。喊他他能够轻微地点点头答应,手也能活动。”
经检查,导致患者心跳骤停的元凶,是心脏两处血管出现急性闭塞。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下来。经了解,这位患者今年56岁。当天他因活动后胸闷气喘入院,准备第二天做进一步检查,没想到下楼散步时突发意外。
患者家属说:“很感谢医生。管床医生也跟我讲他幸运的。第一个是在抢救室门口不远,第二个也遇到值班的神经科医生第一时间抢救。我们心里还是很感激的。”
(汪乐萍 张中玄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